二月春花厭落梅,仙源歸路碧桃催,渭城絲雨勸離杯。
出自宋代晏幾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厭落梅》
歡意似云真薄幸,客鞭搖柳正多才,鳳樓人待錦書來。
注釋參考
二月
中篇小說。柔石作。1929年發(fā)表。青年知識分子蕭澗秋來到芙蓉鎮(zhèn)小學(xué)任教,與校長之妹陶嵐相愛。蕭因同情、資助在北伐戰(zhàn)爭中犧牲的老同學(xué)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議和誣蔑。為了徹底幫助文嫂,他決定犧牲與陶嵐的愛情,娶文嫂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擊。文嫂終于不堪輿論壓力上吊自盡。蕭澗秋受此打擊,毅然離開芙蓉鎮(zhèn),陶嵐決意隨他而去。春花
(1).春天的花。 晉 陶潛 《贈長沙公》詩:“爰采春花,載警秋霜?!?南朝 宋 鮑照 《中興歌》之七:“九月秋水清,三月春花滋?!眳⒁姟?春花秋月 ”。
(2).青春年華;少壯之時。《文選·蘇武<詩>之三》:“努力愛春花,莫忘歡樂時?!?李善 注:“喻少時?!?呂延濟 注:“ 武 勗其妻善愛儀容,莫忘平生歡樂之時?!?/p>
(3).舊時宮廷中立春日以金銀珠翠等造飾的座花,表示迎春。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打春》:“前 明 正統(tǒng) 中,每歲立春, 順天府 別造春牛春花進御前及 仁壽宮 ,凡三座。每座用金銀珠翠等物,費錢九萬餘。”
(4).春天開花。亦指春天開花的作物?!吨袊r(nóng)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發(fā)動婦女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困難》:“春花田塍田坎百分之八十的草沒有鏟?!眳⒁姟?春花作物 ”。
落梅
即《梅花落》。古笛曲名。 唐 李白 《司馬將軍歌》:“羌笛橫吹《阿嚲回》,向月樓中吹《落梅》。” 明 湯式 《一枝花·贈張韶舞善chui{1*1}簫》套曲:“頓挫非《落梅》之趣,悠揚有《折柳》之情?!薄峨S園詩話補遺》卷一引 清 陳望之 《月夜登黃鶴樓》詩:“不知何處笛,解作《落梅》聲。”
仙源
(1).道教稱神仙所居之處。《云笈七籤》卷二七:“福地第四曰東仙源,福地第五曰西仙源,均在 臺州 黃巖縣 屬地。”
(2).特指 晉 陶淵明 所描繪的理想境地桃花源。 唐 王維 《桃源行》:“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p>
(3).借指風(fēng)景勝地或安謐的僻境。 明 顧大典 《青衫記·郊游訪興》:“花光艷,草色新,且停驂向仙源問津?!?清 吳偉業(yè) 《避亂》詩之一:“白云護仙源,劫灰應(yīng)不擾。”
歸路
歸路 (guīlù) 歸途;往回走的道路 homeward journey 孩子們在大樹林里越走越遠,終于迷失了歸路碧桃
碧桃 (bìtáo) 一種供觀賞的桃樹,花重瓣,有白、粉紅、深紅等顏色 flowering peach渭城
(1).地名。本 秦 都 咸陽 , 漢高祖 元年改名 新城 ,后廢。 武帝 元鼎 三年復(fù)置,改名 渭城 。 東漢 并入 長安縣 。治所在今 陜西 咸陽 東北二十里。 唐 王維 《觀獵》詩:“風(fēng)勁角弓鳴,將軍獵 渭城 ?!?元 王士熙 《送巨德新》詩:“ 渭城 秋水汎紅蓮,白雪 梁園 作賦年?!?/p>
(2).樂府曲名。亦名《陽關(guān)》。 唐 王維 《送人使安西》詩:“ 渭城 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 陽關(guān) 無故人?!?/p>
(3).后來譜入樂府,便以詩中“渭城”名曲。 唐 劉禹錫 《與歌者何戡》詩:“舊人唯有 何戡 在,更與殷勤唱《渭城》。” 清 袁于令 《西樓記·之任》:“一朝打散如浪萍,幾句 楚江 情,分明唱《渭城》?!?郁達夫 《湖上雜詠》之一:“如今刼后河山改,來聽 何戡 唱《渭城》。”
絲雨
像絲一樣的細雨。 唐 周彥暉 《晦日宴高氏林亭》詩:“云低上天晚,絲雨帶風(fēng)斜。” 明 俞國賢 《展先子墓晚歸即事》詩:“罷掃春山歸路遲,東風(fēng)絲雨帶寒吹?!?清 曹寅 《中秋西堂待月》詩:“空香浥路飄絲雨,重縠流云裹珮環(huán)?!?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九:“陰晴不定的天色,凄凄的絲雨,心神都為之憂黯?!?/p>
離杯
亦作“ 離盃 ”。指餞別之酒。 北周 庾信 《對宴齊使》詩:“酒正離杯促,歌工別曲悽?!?唐 薛能 《秋日將離滑臺酬所知》詩之二:“明朝欲別忘形處,愁把離杯聽管弦?!?唐 李咸用 《送別》詩:“別意説難盡,離盃深莫辭?!?唐 賈島 《思游邊友人》詩:“凝愁對孤燭,昨日飲離杯?!?/p>
見“ 離杯 ”。
晏幾道名句,浣溪沙·二月春花厭落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