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杜甫《次空靈岸》:
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
幸有舟楫遲,得盡所歷妙。
空靈霞石峻,楓栝隱奔峭。
青春猶無私,白日亦偏照。
可使?fàn)I吾居,終焉托長嘯。
毒瘴未足憂,兵戈滿邊徼。
向者留遺恨,恥為達人誚。
回帆覬賞延,佳處領(lǐng)其要。
注釋參考
毒瘴
毒瘴 (dúzhàng) 有害人體、使人生病的瘴氣 miasma未足
(1).不足,不能?!逗鬂h書·齊武王縯傳》:“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為功?!?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引》:“今所撰諸書,盛行海內(nèi),大而穹宇,細入肖翹,耳目八埏,靡不該綜。即 惠施 、 黃繚 之辯,未足侈也?!?/p>
(2).猶言算不得?!短綇V記》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支遁》:“ 遁 幼時,嘗與師共論物類,謂鷄卵生用,未足為殺,師不能屈?!?/p>
兵戈
(1).指兵器。 唐 李白 《大獵賦》:“韜兵戈,火網(wǎng)罟。”
(2).指戰(zhàn)爭。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欲興兵戈,以誅暴 楚 ?!薄逗鬂h書·獨行傳·譙玄》:“時兵戈累年,莫能脩尚學(xué)業(yè)?!薄度龂萘x》第九六回:“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fù)廢法,何以討賊耶?” 清 周亮工 《即席次韻贈信州周公鼎》詩:“兵戈十載后,窮巷遠游人。”
(3).指軍隊。 唐 黃滔 《景陽井賦》:“玉樓之絲管宵咽,桂岸之兵戈晝逼。” 宋 岳飛 《奉詔移偽齊檄》:“順逆二途,蚤宜擇處。兵戈既逼,雖悔何追?!?/p>
邊徼
亦作“邉徼”。1.猶邊境。《梁書·蕭藻傳》:“時天下草創(chuàng),邊徼未安?!?唐 李嶠 《城》詩:“何辭一萬里,邊徼捍 匈奴 。” 宋 蘇轍 《次韻子瞻人日獵城西》:“少小事邉徼,斬刈輕荼蓼?!?明 謝肅 《送陳德原之瓊州寧遠縣知縣》詩:“但使政成邉徼靜,釀榴為酒且須酣?!?曹之騏 《騰越光復(fù)紀(jì)略》:“ 騰 則僻在邊徼,交通梗塞,海內(nèi)之人,知者蓋鮮?!?/p>
(2).猶界限。 聞一多 《太平洋舟中見一明星》詩:“我才知道我已離了故鄉(xiāng),貶斥在情愛底邊徼之外--飄簸在海濤上的一枚釣餌?!?/p>
杜甫名句,次空靈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