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彭龜年《藥翁吟》:
有翁憂思深,挾藥救一世。
大聲疾其呼,負(fù)篋即都市。
凝視徹河漢,覘色見腸胃。
巍峨一男子,面澤勝粉膩。
翁前亟與語,腠理中邪沴。
再三猶不聞,掉臂若欲避。
涂人競(jìng)揶揄,毋乃太逐利。
那知此翁心,肝腦作布施。
厭見大官醫(yī),十謁九不值。
高車索禮貌,疑疾致金幣。
侵尋疾已深,針達(dá)不可暨。
卻推主人癡,疾欲勝砭劑。
天寒日以深,衰態(tài)日以至。
稍覺念翁來,西風(fēng)政憔悴。
注釋參考
腠理
腠理 (còulǐ) 中醫(yī)指皮膚的紋理和皮下肌肉之間的空隙 the natural fibre line of meat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寫作中的思路 the thread of thought in writing邪沴
妖邪災(zāi)沴。 宋 蘇軾 《上皇帝書》:“一消一息,一呼一吸,晝夜與天地相通。差舛毫忽,則邪沴之氣干之矣?!?/p>
彭龜年名句,藥翁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