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兒嫩難藏酒暈,扇兒薄不隔歌塵,佯整金釵暗窺人
出自元代喬吉《【中呂】紅繡鞋_竹衫兒并刀》:
竹衫兒。
。
并刀剪龍須為寸,玉絲穿龜背成文,襟袖清涼不沾塵。
汗香晴帶雨,肩瘦冷搜云,是玲瓏剔透人。
浹背全無暑汗,曲肱時(shí)印新瘢,襯荷花落魄壯懷寬。
挹風(fēng)香雙袖細(xì),披野色一襟團(tuán),滿身兒窺豹管。
。
。
書所見。
。
臉兒嫩難藏酒暈,扇兒薄不隔歌塵,佯整金釵暗窺人。
涼風(fēng)醒醉眼,明月破詩魂,料今宵怎睡得穩(wěn)。
。
。
泊皋亭山下。
。
石骨瘦金珠窟嵌,樹身馳瓔珞襤襂,秋影秋聲繞蓬龕。
青山黃鶴樓,白水黑龍?zhí)叮霸程渌槟憽?br>。
注釋參考
酒暈
飲酒后臉上泛起的紅暈。 宋 蘇軾 《紅梅》詩之一:“寒心未肯隨春態(tài),酒暈無端上玉肌?!?元 喬吉 《紅繡鞋·書所見》曲:“臉兒嫩,難藏酒暈,扇兒薄,不隔歌塵。” 清 黃景仁 《十四夜趙舍人秉淵招集酒后偕步燈市》詩:“眼芒旋落酒暈奇,談綺烘成燭花巧?!?/p>
歌塵
形容歌聲動(dòng)聽。典出《藝文類聚》卷四三引 漢 劉向 《別錄》:“ 漢 興以來,喜《雅歌》者 魯 人 虞公 ,發(fā)聲清哀,蓋動(dòng)梁塵?!?唐 鄭谷 《蠟燭》詩:“多情更有分明處,照得歌塵下燕梁?!?唐 劉兼 《春宴河亭》詩:“舞袖逐風(fēng)翻繡浪,歌塵隨燕下雕梁?!?明 沉蘭先 《單烈婦》詩:“多少楊花飄泊去,歌塵舞袖愧伊儔?!?/p>
金釵
(1).婦女插于發(fā)髻的金制首飾,由兩股合成。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九:“還君金釵玳瑁簪,不忍見之益愁思?!?唐 溫庭筠 《懊惱曲》:“兩股金釵已相許,不令獨(dú)作空成塵。”《雍熙樂府·醉花陰·國(guó)祚風(fēng)和太平了》:“兩行金釵,最宜素縞。” 清 黃遵憲 《九姓漁船曲》:“金釵敲斷都由我,團(tuán)扇遮羞怕見郎?!?/p>
(2).借指婦女。 清 沉起鳳 《諧鐸·夢(mèng)中夢(mèng)》:“今富貴若此,何不廣列金釵,以充下陳?!?賀敬之 《放歌集·三門峽歌》:“烏云遮明鏡,黃水吞金釵?!?/p>
(3).石斛的別名。見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草九。石斛》。
喬吉名句,【中呂】紅繡鞋_竹衫兒并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多開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