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興不淺,倒尺藥玉舟
出自宋代洪咨夔《酬程嘉定楊漢州見和三首》:
六州鐵鑄錯,四海金為甌。
興亡幾變滅,明月長清秋。
憶從黨禍起,中原墮旄頭。
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
年來月食昂,坐復(fù)山東州。
洗眼看太平,典衣辦芳篘。
流光濕沆瀣,散影涼颼飗。
老子興不淺,倒尺藥玉舟。
為言漢太史,甘心周南留。
不愿皋朔間,蓄之類徘優(yōu)。
注釋參考
老子
老子 (Lǎozǐ) 中國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一說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曾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書的史官),后隱退著《老子》一書。他把宇宙萬物的本體看做“道”,認(rèn)為它是超越時空靜止不動的實(shí)體,是產(chǎn)生整個物質(zhì)世界的總根源。他在觀察社會和自然變化時,又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rèn)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兩方面的對立之中,它們互相依存,互相轉(zhuǎn)化。政治上他主張“無為”,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回到“小國寡民”的幻境之中。老子的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Laozi 老子 (lǎozi) 父親 father 老年男子的自稱。即老夫 I;me 老子不吃你這一套玉舟
(1).喻白蓮花瓣。 宋 楊萬里 《白蓮》詩:“自拾落英浮水面,玉舟撩亂滿江湖?!?/p>
(2).指酒杯。 宋 蘇軾 《次韻趙景貺督兩歐陽詩破陳酒戒》:“明當(dāng)罰二子,已洗兩玉舟。” 宋 赤城韓夫人 《法駕導(dǎo)引》詞:“自洗玉舟斟白醴,月華微映是空舟。” 元 吳弘道 《金字經(jīng)》曲:“誰為壽,緑鬟雙玉舟?!眳⒁姟?玉船 ”。
洪咨夔名句,酬程嘉定楊漢州見和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