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
撮藥場中驗作家,一枝手髂兩條蛇。
劉寄奴草雖靈驗,已是遭它毒口來。
注釋參考
劉寄奴
藥草名。多指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 寄奴 原為 南朝 宋高祖 劉裕 小名。據(jù)《南史·宋武帝紀(jì)》載, 劉裕 首得此草,曾用以治愈金瘡。,后人因稱之為“劉寄奴”。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十五·劉寄奴草》:“劉寄奴一莖直上。葉似蒼術(shù),尖長糙澀,面深背淡,九月莖端分開數(shù)枝,一枝攢簇十朵小花,白瓣黃蕊……其子細(xì)長?!?/p>
靈驗
靈驗 (língyàn) 預(yù)言能夠應(yīng)驗 be accurate; accurate right predication 天氣預(yù)報果然靈驗 靈驗 (língyàn) 有奇效 efficacious; acquire validity 這種藥非常靈驗 行動上是強(qiáng)有力的或有效的 mighty 用一通靈驗的咒語鎮(zhèn)住她毒口
惡毒的語言。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世有癡人……為子娶婦,恨其生資不足,倚作舅姑之尊,虵虺其性,毒口加誣,不識忌諱,駡辱婦之父母?!?/p>
釋紹曇名句,偈頌一百零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