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孫銳《泊平望吊玄真子》:
仙非勝地仙不升,地非仙跡地不靈。
古今絕勝天下景,多為羽客梯云軿。
松江之南平望驛,千古清名垂載籍。
遺基廢井雖不存,依舊湖光接天碧。
我聞在昔張玄真,平生活計一釣綸。
浮家泛宅戲人世,龜魚為友蒹葭鄰。
故人分符刺苕水,東游歷遍溪山美。
翩然聯(lián)璧至此鄉(xiāng),回視塵寰如敝屣。
酒酣水戲身甚輕,席行水面同舟聲。
祥云瑞鶴歘然至,泛此凌空歸太清。
西寒山邊飛白鷺,其間盡有朝元路。
綠蓑平日瓷遨游,何忍臨岐弗相顧。
爭知萬頃玻璃中,清都紫府遙相通。
故來成此一奇事,欲將名姓傳無窮。
風帆過后沙鳥墜,靈跡雖存人不記。
白蘋紅蓼自爭妍,誰識此為真福地。
何人好事能揮金,結廬繪像湖之陰。
寒泉一盞薦秋菊,往來不負詩人心。
玄真今在天何處,獨立河梁望飚馭。
丹臺玉籍若相容,攜手乘風共歸去。
注釋參考
地仙
(1).方士稱住在人間的仙人。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按《仙經(jīng)》云:‘上士舉形昇虛,謂之天仙;中士游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蛻,謂之尸解仙?!薄对企牌呋`》卷一一四:“此飛仙之所服,非地仙之所聞?!?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卷三:“ 羅浮山 中有 黃道人 ,相傳 東晉 時, 葛洪 煉丹仙去, 道人 撈其鼎中餘丹吞之,遂為地仙。時時披髮氅衣,出行山中。”
(2).比喻閑散享樂的人。 唐 李涉 《秋日過員太祝林園》詩:“望水尋山二里餘,竹林斜到地仙居?!薄缎挛宕贰るs傳·張筠》:“ 筠 居 洛陽 ,擁其貲,以酒色聲妓自娛足者十餘年,人謂之‘地仙’。” 宋 蘇軾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詩:“已向閑中作地仙,更於酒里得天全。”
(3).比喻美麗的女子。 元 張可久 《醉太平·席上有贈》曲:“風流地仙,體態(tài)天然,畫圖誰敢鬭嬋娟?!?清 鵝湖逸士 《老狐談歷代麗人記》:“吾所見麗人,約須分三等……有跨越一代之麗,此其人皆已至地仙神仙之地位?!?/p>
不升
(1).不登堂?!秲x禮·聘禮》:“主人不筵幾、不禮面、不升、不郊勞?!?賈公彥 疏:“不升者,謂私覿庭中受之不升堂?!?/p>
(2).猶不登。收成不好?!斗Y梁傳·莊公二十八年》:“一年不升,告糴諸侯。”《后漢書·何敞傳》:“一穀不升,則損服徹膳?!?/p>
仙跡
仙人的遺跡或行蹤。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廬江水》:“山四方周四百餘里,疊鄣之巖萬仞,懷靈抱異,苞諸仙跡?!薄都魺翕旁挕めMび鱿射洝罚骸癌z 杜僎成 ﹞拜受什襲,辭歸,……越數(shù)年,乃棄妻子,攜仙跡,遨游名山,罕與人接?!?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蓬萊仙跡》:“ 登州 蓬萊閣 ,頗多仙跡,士人往往有所見聞?!?/p>
不靈
(1).不曉悟?!肚f子·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云:“靈,曉也?!?唐 韓愈 《鱷魚文》:“冥頑不靈而為民物害者,皆可殺?!?葉圣陶 《倪煥之》五:“在這里,人家若說世間各處正在流行著卑鄙、丑陋、兇惡、can{1~1}暴等等的事情,又說人類將沒有希望,終于是長不好教不靈的動物,誰還會相信?”
(2).不靈驗?!妒酚洝敳吡袀餍颉罚骸奥月?殷 夏 欲卜者,乃取蓍龜,已則棄之,以為龜藏則不靈,蓍久則不神。”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山不高則不靈,淵不深則不清?!?冰心 《關于女人·我的母親》:“當她抱怨那個算命的不靈的時候,我們總笑著說,我們是‘無花果’,不必開花即累累結實的?!?/p>
(3).不起作用,不成功?!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三回:“論起來呢,同鄉(xiāng)是同鄉(xiāng),不過沒有什么大交情,怎么好寫信,就是寫了去,只怕也不靈?!?/p>
孫銳名句,泊平望吊玄真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