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劉皋《長門怨》:
營營孤思通,寂寂長門夜。
妾妒亦知非,君恩那不借。
攜琴就玉階,調悲聲未諧。
將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懷。
注釋參考
知非
(1).五十歲的代稱。《淮南子·原道訓》:“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敝^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后因以“知非”稱五十歲。 唐 白居易 《自詠》:“誠知此事非,又過知非年?!?宋 李清照 《<金石錄>后序》:“余自少 陸機 作賦之二年,至過 蘧瑗 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鈕琇 《觚賸·除夜覘士》:“﹝ 陳楚產 ﹞齒踰知非,始補弟子員?!?/p>
(2).省悟以往的錯誤。 唐 趙嘏 《東歸道中》詩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寧調元 《東蛻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遙想待他年?!?/p>
不借
草鞋。絲制者稱履,麻制者稱不借?!都本推肪矶骸吧秧f不借為牧人。” 顏師古 注:“不借者,小屨也,以麻為之,其賤易得,人各自有,不須假借,因為名也?!?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及其后,則綦下不借?!?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七:“操二三量不借,掛屋后楮上。” 宋 王安石 《獨飯》詩:“窗明兩不借,榻浄一籧篨?!眳㈤啞斗窖浴返谒?、《釋名·釋衣服》。
劉皋名句,長門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