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文同《柳枝》:
墻宇周回院落深,日光風(fēng)色凈陰陰。
柔條一似孫荊玉,貼地反腰銜寶簪。
注釋參考
柔條
(1).嫩枝;柔軟的枝條。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宋 陳亮 《賀新郎·同劉元實(shí)唐與正陪葉丞相飲》詞:“手弄柔條人健否?猶憶當(dāng)時雅趣?!?茅盾 《子夜》十八:“她一伸手就折斷了那柔條?!?/p>
(2).特指垂柳的枝條。 唐 李白 《惜馀春賦》:“醉愁心于垂楊,隨柔條以糾結(jié)?!?宋 沉遘 《發(fā)瓦橋十里而河梁敗還坐客亭復(fù)上馬戲詠道旁垂柳》:“柔條秀絶向人甚,忍不從容折一枝?!?元 無名氏 《度柳翠》第四折:“曾向 章臺 舞細(xì)腰,行人幾度折柔條?!?/p>
一似
很象?!犊鬃蛹艺Z·正論解》:“ 孔子 適 齊 過 泰山 之側(cè),有婦人哭於野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曰:‘此哀一似重有憂者。’” 唐 景云 《畫松》詩:“畫松一似真松樹,且待尋詩記得無?!?元 燕公楠 《答程雪樓見壽》詞:“空自許!早搖落江潭,一似瑯琊樹。”《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見兩個著皂衫兒的,一似虞侯府干打扮。” 郭小川 《登九山》詩:“大壩如鐵壁銅墻,長渠一似飛龍走獸?!?/p>
荊玉
(1). 荊山 之玉。即和氏璧。 晉 盧諶 《覽古》詩:“連城既偽往, 荊 玉亦真還。” 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還趙州》詩:“ 荊 玉已三獻(xiàn), 冀 群當(dāng)一空。”
(2).喻美質(zhì)賢才。《藝文類聚》卷四七引 晉 孫綽 《賀司空修(循)像贊》:“質(zhì)與 荊 玉參貞,鑒與南金等照?!?唐 權(quán)德輿 《過張監(jiān)閣老宅對酒奉酬見贈,其年停貢舉》詩:“ 荊 玉收難盡, 齊 竽喜暫閒。”
貼地
謂貼近地面。 宋 史達(dá)祖 《雙雙燕·詠燕》詞:“芳徑,芹泥雨潤,愛貼地爭飛,競夸輕俊?!?/p>
文同名句,柳枝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吞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