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說來匡鼎,風騷藉子虛
出自宋代曹彥約《親友馮儀之運干挽章三首》:
子也吾嘗友,天乎獨異渠。
仕無通籍祿,家有厚齋書。
講說來匡鼎,風騷藉子虛。
爭榮森竇桂,訓不負蕃畬。
注釋參考
講說
講述解說?!镀贞捉?jīng)·說法門品》:“是為八百法曜法門,菩薩大士臨降神時,為諸天子講説此法?!?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四:“﹝ 孫奭 ﹞幼好學,博通書傳,善講説?!?沙汀 《風浪》:“工作同志正在講說秩序的重要,希望大家不要搶著發(fā)言。”
匡鼎
《漢書·匡衡傳》:“諸儒為之語曰:‘無説《詩》, 匡 鼎來; 匡 説《詩》,解人頤’?!?顏師古 注:“ 服虔 曰:‘鼎猶言當也,若言 匡 且來也?!?應劭 曰:‘鼎,方也。’ 張晏 曰:‘ 匡衡 少時字 鼎 ,長乃易字 稚圭 。世所傳 衡 與 貢禹 書,上言‘ 衡 敬報’,下言‘ 匡鼎 白’,知是字也。’ 服 、 應 二説是也。 賈誼 曰‘天子春秋鼎盛’,其義亦同,而 張氏 之説蓋穿鑿矣。假有其書,乃是后人見此傳云‘ 匡 鼎來’,不曉其意,妄作 衡 書云‘鼎白’耳。字以表德,豈人之所自稱乎?今有《西京雜記》者,其書淺俗,出於里巷,多有妄説,乃云 匡衡 小名 鼎 ,蓋絶知者之聽。”后世多從 張晏 和《西京雜記》之說,以“匡鼎”為 匡衡 。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懇諫留 匡鼎 ,諸儒引 服虔 。” 金 元好問 《喜李彥深過聊城》詩:“言《詩》 匡鼎 功名薄,去國 虞翻 骨相屯?!?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上》:“ 匡鼎 以説《詩》名, 許 君以《説文》著,凡此之屬,不絶於史,則又流入傳記矣?!?/p>
風騷
風騷 (fēngsāo) 風指《詩經(jīng)》里的《國風》,騷指屈原所作的《離騷》,后代用來泛稱文學 literary excellence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w翼《論詩》 唐宗 宋祖,稍遜風騷。—— mao{1~1}澤{1*1}東《沁園春·雪》 指婦女舉止輕佻放蕩 coquettish 形容女子秀麗、俊俏 beautiful 體態(tài)風騷子虛
子虛 (zǐxū) 漢司馬相如所著《子虛賦》中的虛構代言人之一,他與另兩位代言人烏有和亡是公以問答形式敘述全書內容。后來以此形容虛無或毫無根據(jù)的事 fictitious;unreal 子虛烏有?!稘h書·敘傳下》曹彥約名句,親友馮儀之運干挽章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