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得驪珠即便回,小根魔子盡疑猜
出自宋代釋宗杲《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奪得驪珠即便回,小根魔子盡疑猜。
拈來拋向洪波里,撒手大家空去來。
注釋參考
奪得
奪得 (duódé) 獲取,得到 acquire驪珠
(1).寶珠。傳說出自驪龍頷下,故名?!肚f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唐 溫庭筠 《蓮浦謠》:“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蕩?!?明 劉兌 《嬌紅記》:“紅牙緩引驪珠串,個個一般圓。” 清 卓爾堪 《海市歌》:“龍女仙衣湘水裙,掌上驪珠弄明月。”
(2).比喻珍貴的人或物。《南齊書·倖臣傳論》:“長主君世,振裘持領(lǐng),賞罰事殷,能不踰漏,宮省咳唾,義必先知。故能窺盈縮於望景,獲驪珠於龍睡。” 唐 元稹 《贈童子郎》詩:“ 楊公 莫訝清無業(yè),家有驪珠不復(fù)貧?!?清 陳其元 《庸閑齋筆記·解元抄襲陳文》:“主司閲文,合意者少,至十八日猶未定元。外舅適得一卷,大喜,以為獨得驪珠矣?!薄赌鹾;ā返谑兀骸斑@回 章自蜚 、 聞韻高 都沒有中,驪珠已失,所得都是鱗爪罷了。”
(3).楊梅的別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果蓏·楊梅》:“ 陸游 詩:‘未愛滿盤堆火齊,先驚探頷得驪珠?!矗^楊梅也?!?/p>
(4).龍眼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三·龍眼》。
即便
即便 (jíbiàn) ——用來加強語氣,指即使;縱使 even if;even though;granted that 即便你有理,也不該發(fā)脾氣啊!疑猜
懷疑猜測。 元 喬吉 《兩世因緣》第四折:“眾文武都驚怪,不由咱心下轉(zhuǎn)疑猜。這個即世婆婆,莫不是前世的嬭嬭?”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 嵩亭上人 《題活埋菴》云:誰把菴名號‘活埋’?令人千古費疑猜?!薄都t樓夢》第二八回:“ 寶玉 聽他提出‘金玉’二字來,不覺心里疑猜。”
釋宗杲名句,頌古一百二十一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