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周曇《三國門王表》
王表聞聲莫見身,吳中敬事甚君親。
是知邦國將亡滅,不聽人臣聽鬼神。
注釋參考
邦國
國家?!对姟ご笱拧ふ皡n》:“人之云亡,邦國殄瘁?!?晉 劉琨 《勸進(jìn)表》:“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啟圣明?!?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瑤臺美化,闡邦國之風(fēng)猷;銀牓嘉聲,茂君親之典禮。” 清 孫枝蔚 《汪舟次以所愛籠內(nèi)錦雞命余賦詩》:“邦國養(yǎng)賢亦如此,應(yīng)須報(bào)答見奇才?!?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人既發(fā)揚(yáng)踔厲矣,則邦國亦以興起?!?/p>
亡滅
滅亡?!段簳U出三帝紀(jì)論》:“ 普泰 雅道居多, 永熙 悖德為甚,是俱亡滅,天下所棄歟!”《新唐書·郭元振傳》:“又 吐蕃 亦嘗以 俀子 、 僕羅 并 拔布 為可汗矣,亦不能得十姓而皆自亡滅?!薄度龂萘x》第一○五回:“有形不成,有口無聲;國家亡滅,故現(xiàn)其形?!?徐念慈 《余之小說觀》:“死敵之可榮,降敵之可恥,勇往之可貴,退縮之可鄙,機(jī)警者之生存,頑鈍者之亡滅,足供軍人前車之鑑,后事之師者,一一寫之?!?/p>
不聽
(1).謂不聽從別人的意見?!俄n非子·外儲說左下》:“ 齊侯 不聽左右, 魏主 不聽譽(yù)者,而明察照羣臣?!薄逗鬂h書·伏湛傳》:“ 步 欲留與 隆 共守二州, 隆 不聽。”《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一回:“早勸他不聽,此刻后悔了,卻是遲了。”
(2).不允許?!侗笔贰の菏雷嫣涞奂o(jì)》:“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詣太學(xué)……不聽私立學(xué)校,違者師身死,主人門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梅》:“及見女,暴怒,杖逐而出,不聽入門?!?/p>
(3).不定罪?!抖Y記·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聽獄訟,必三刺。有旨無簡不聽。” 鄭玄 注:“簡,誠也。有其意無其誠者,不論以為罪?!?孔穎達(dá) 疏:“既得其所犯之罪雖有旨意,無誠實(shí)之狀,則不聽之,不論以為罪也?!?/p>
人臣
人臣 (rénchén) 臣子;臣下 official in feudal times鬼神
(1).鬼與神的合稱。《易·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禮記·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喪紀(jì)得其哀?!?孔穎達(dá) 疏:“鬼神得其饗者,謂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唐 韓愈 《原鬼》:“無聲與形者,鬼神是也?!?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夫古人作書垂后……亦鑒及后人之無賴,故徐引其機(jī),以待有心者之自為覺悟,庶不蹈妄傳之戒,為鬼神所忌耳。”
(2).泛指神靈、精氣?!妒酚洝の宓郾炯o(jì)》:“養(yǎng)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 張守節(jié) 正義:“鬼之靈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記·五帝本紀(jì)》:“歷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張守節(jié) 正義:“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氣謂之神,賢人之精氣謂之鬼?!?/p>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敖窬舨接裰?,辱見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實(shí)嘉賴之,豈唯寡君?”《孝經(jīng)·感應(yīng)》:“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 注:“事宗廟能盡敬,則祖考來格?!?/p>
(4).指形體與精靈?!抖Y記·禮運(yùn)》:“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孔穎達(dá) 疏:“鬼謂形體,神謂精靈?!都懒x》云:‘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匦误w精靈相會,然后物生。”
(5).古代指天地間一種精氣的聚散變化。《易·繫辭上》:“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韓康伯 注:“盡聚散之理,則能知變化之道?!?孔穎達(dá)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為,但極聚散之理,則知鬼神之情狀也?!焙笫勒軐W(xué)家多以陰陽之變、氣的往來屈伸解釋“鬼神”。 漢 王充 《論衡·論死》:“鬼神,陰陽之名也。陰氣逆物而歸,故謂之鬼;陽氣導(dǎo)物而生,故謂之神?!薄抖Y記·中庸》:“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 程頤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跡也。 張子 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拗^以二氣言,則鬼者陰之靈也,神者陽之靈也。以一氣言,則至而神者為神,反而歸者為鬼,其實(shí)一物而已?!薄吨熳诱Z類》卷三:“鬼神只是氣,屈伸往來者氣也?!?/p>
周曇名句,三國門王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