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鼠時(shí)過擲,饑禽或下頏
出自宋代梅堯臣《依韻和昭亭山廣教院文監(jiān)大士喜予往還》:
山暖春煙重,林昏古寺藏。
雞流過曉漲,嶺樹見新行。
馬去侵云跡,風(fēng)來襲野芳。
禪衣頻斗藪,蠟屐莫趨蹌。
飛鼠時(shí)過擲,饑禽或下頏。
憑欄何所適,望堞正相當(dāng)。
捧膳溪童絜,銜花鹿女香。
登臨無險(xiǎn)絕,不偎畏巖墻。
注釋參考
飛鼠
(1).能借前后肢之間的皮膜滑翔的鼯鼠?!渡胶=?jīng)·北山經(jīng)》:“ 天池之山 ,其上無草木,多大石。有獸焉,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p>
(2).蝙蝠的別名?!斗窖浴返诎耍骸膀穑?關(guān) 而東謂之服翼,或謂之飛鼠?!?/p>
梅堯臣名句,依韻和昭亭山廣教院文監(jiān)大士喜予往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