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權(quán)德輿《與道者同守庚申》: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經(jīng)。
俾我外持內(nèi),當茲申配庚。
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
沉沉簾幃下,靄靄燈燭清。
四支動有息,一室虛白生。
收視忘趨舍,叩齒集神靈。
伊予嗜欲寡,居常痾恙輕。
三尸既伏竄,九藏乃和平。
無令耳目勝,則使性命傾。
窅然深夜中,若與元氣并。
釋宗稱定慧,儒師著誠明。
派分示三教,理詣無二名。
吉祥能止止,委順則生生。
視履茍無咎,天祐期永貞。
應(yīng)物智不勞,虛中理自冥。
豈資金丹術(shù),即此駐頹齡。
注釋參考
派分
區(qū)分;分別。 宋 王禹偁 《謝賜圣惠方表》:“思欲囊括古今,派分類例,參驗百疾,稽合羣方?!?嚴復(fù) 《救亡決論》:“ 魏 碑 晉 帖,南北派分?!?/p>
三教
(1). 漢 儒謂 夏 尚忠, 殷 尚敬, 周 尚文,稱為“三教”。 漢 班固 《bai{1*1}虎通·三教》:“王者設(shè)三教者何…… 夏 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 殷 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 周 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p>
(2).指儒家的施教內(nèi)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藝、合稱“三德”。 漢 徐干 《中論·治學(xué)》:“先王立教官,掌教國子。教以六德,曰智、仁、圣、義、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教以六藝,曰禮、樂、射、御、書、數(shù)。三教備,而人道畢矣?!?/p>
(3).佛教傳入我國后,稱儒、道、釋為“三教”。《北史·周本紀下》:“十二月癸巳,集羣官及沙門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釋三教先后。以儒教為先,道教次之,佛教為后?!?唐 牛肅 《牛應(yīng)貞》:“學(xué)窮三教,博涉多能?!?明 陶宗儀 《輟耕錄·三教》:“上問曰:‘三教何者為貴?’對曰:‘釋如黃金,道如白璧,儒如五穀?!显唬骸羧唬瑒t儒賤邪?’對曰:‘黃金白璧,無亦何妨;五穀於世,豈可一日闕哉!’” 魯迅 《華蓋集·補白二》:“佛教初來時便大受排斥,一到理學(xué)先生談禪,和尚做詩的時候,‘三教同源’的機運就成熟了?!?/p>
理詣
謂理政的見識?!稌x書·慕容儁載記》:“沉毅好斷,理詣無幽?!薄侗笔贰ふ玷鳌罚骸八恼?,鄙碎無大體,時有理詣?!?/p>
無二
(1).謂沒有異心。《左傳·僖公十五年》:“必報德,有死無二?!?/p>
(2).獨一無二?!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癌z足下﹞誅 成安君 ,徇 趙 ,脇燕,定 齊 ,南摧 楚 人之兵二十萬,東殺 龍且 ,西鄉(xiāng)以報,此所謂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漢書·谷永傳》:“將軍履上將之位,食膏腴之都,任 周召 之職,擁天下之樞,可謂富貴之極,人臣無二?!?漢 王充 《論衡·恢國》:“前世龍見不雙,芝生無二,甘露一降。”
(3).沒有兩樣,相同?!抖膛陌阁@奇》卷四:“兩個秀才情知是他父親被害了……次日到街上往來察聽,三三兩兩幾處説來,一般無二。”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諦視布灰之處,手跡足跡,宛然與生時無二?!?/p>
權(quán)德輿名句,與道者同守庚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