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路終何處,三湘在素船
出自唐代薛能《長安送友人之黔南》:
衡岳猶云過,君家獨(dú)幾千。
心從賤游話,分向禁城偏。
陸路終何處,三湘在素船。
琴書去迢遞,星路照潺湲。
臺(tái)鏡簪秋晚,盤蔬飯雨天。
同文到鄉(xiāng)盡,殊國共行連。
后會(huì)應(yīng)多日,歸程自一年。
貧交永無忘,孤進(jìn)合相憐。
注釋參考
陸路
陸路 (lùlù) 陸地上的交通道路 land route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稘h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tái)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dú)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gè)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三湘
(1). 湖南 湘鄉(xiāng) 、 湘潭 、 湘陰 (或 湘源 ),合稱 三湘 。見《太平寰宇記·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詩文中的 三湘 ,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區(qū)。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贈(zèng)史郎中》詩:“昔放 三湘 去,今還萬死餘。” 清 吳偉業(yè) 《送圣符弟之任蘄水丞》詩之四:“廿載流移復(fù), 三湘 轉(zhuǎn)運(yùn)長?!?/p>
(2).指 沅湘 、 瀟湘 、 資湘 。 晉 陶潛 《贈(zèng)長沙公族祖》詩:“遙遙三 湘 ,滔滔九江?!?陶澍 集注:“ 湘水 發(fā)源會(huì) 瀟水 ,謂之 瀟湘 ;及至 洞庭 陵子口 ,會(huì) 資江 謂之 資湘 ;又北與 沅水 會(huì)於湖中,謂之 沅湘 。” 明 徐楨卿 《送盛斯徵赴長沙》詩:“蠻中瘴遠(yuǎn)三 湘 水,江畔春逢十月花。”
(3).指 湖南 。 陳毅 《岳麓山頂眺望》詩:“ 岳麓山 頭任我行, 三湘 眼底絶風(fēng)神?!?/p>
薛能名句,長安送友人之黔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江神子(梅)——— 趙長卿〔宋代〕
- 潓陽亭作——— 元結(jié)〔唐代〕
- 宣靜三臺(tái) 嗚鶴余音卷一——— 牛真人〔元代〕
- 好客——— 薛能〔唐代〕
- 淮陰——— 梅堯臣〔宋代〕
- 丫頭巖——— 項(xiàng)安世〔宋代〕
- 和王子賢兄——— 陳宓〔宋代〕
- 江城子 效花間體詠海棠——— 元好問〔金代〕
- 送鄭子仁往岳陽兼以為壽——— 項(xiàng)安世〔宋代〕
- 劉補(bǔ)闕西亭晚宴——— 朱慶馀〔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