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安石《寄國清處謙》:
三江風浪隔天臺,想見當時賦詠才。
近有高僧飛錫去,更無余事出山來。
猿猱歷歷窺香火,日月紛紛付劫灰。
我欲相期談實相,東林何必謝劉雷。
注釋參考
猿猱
泛指猿猴?!豆茏印ば蝿荨罚骸皦嫲度?,人之所大難也,而猿猱飲焉?!?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侶狐貉於草澤之中,偶猿猱於林麓之間?!?唐 李白 《蜀道難》詩:“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清 黃遵憲 《臺灣行》:“前者上岸雄虎彪,后者奪關飛猿猱?!?/p>
歷歷
歷歷 (lìlì) 一個個清晰分明 distinctly;clearly 歷歷可數(shù) 歷歷在目香火
香火 (xiānghuǒ) 用于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燭火 joss sticks and candles burning at a temple 香火甚盛 燃點的香 burning joss stick 用香火點爆竹日月
日月 (rìyuè) 生計;生活 life;livelihood 舒心的日月 太陽和月亮 sun and moon紛紛
紛紛 (fēnfēn) 多而雜亂 numerous and confused;in succession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啤?高適《別董大》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啤?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一個接一個地,接二連三地 one after another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劫灰
亦作“刧灰”。亦作“刦灰”。亦作“刼灰”。本謂劫火的馀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jīng)上·竺法蘭》:“昔 漢武 穿 昆明池 底,得黑灰,問 東方朔 。 朔 云:‘不知,可問 西域 胡人?!?法蘭 既至,眾人追以問之, 蘭 云:‘世界終盡,劫火洞燒,此灰是也?!焙笠蛑^戰(zhàn)亂或大火毀壞后的殘跡或灰燼。 宋 陸游 《數(shù)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始見》詩:“陳跡關心己自悲,劫灰滿眼更增欷?!?明 趙詒琛 《<逸老堂詩話>跋》:“癸丑夏六月,遭亂,所有藏書數(shù)萬卷,一旦盡失,而是書原本亦遭刦灰?!?清 呂留良 《<賴古堂集>序》:“忽焉,天地震蕩,刦灰晝飛,猿鶴蟲沙,蒼黃類化?!?清 金農(nóng) 《褚先生老毀儒服寄贈》詩:“歷盡刧灰人隔世,飈輪輾破fa{1|1}輪升?!?清 黃遵憲 《鐵漢樓歌》:“頽垣敗瓦不可踏,刼灰昏黑堆成隅?!?陳三立 《書感》詩:“八駿西游問刧灰,關河中斷有餘哀?!?陳毅 《偷渡梅關》詩:“攀藤附葛君須記,萬載 梅關 著劫灰?!?/p>
王安石名句,寄國清處謙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