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 孔子弟子《論語·為政篇》:
摘自《論語·為政篇》
解釋: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懲罰,卻沒有廉恥之心。
原文摘要: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弊釉唬骸啊对姟啡伲谎砸员沃?,曰:‘思無邪’。”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狈t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duì)曰‘無違’?!狈t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泵衔洳畣栃?。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弊佑螁栃ⅰW釉唬骸敖裰⒄?,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
注釋參考
無恥
無恥 (wúchǐ) 不知恥辱;不要臉 cheekiness;brazen;impudent;shameless 無恥的東西孔子弟子名句,論語·為政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