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丁謂《雁》:
避繳非無意,隨陽自有期。
飛霜聯(lián)伯仲,叫月應(yīng)壎篪。
小雅宣王什,登歌武帝辭。
青冥時矯翼,燕雀爾焉知。
注釋參考
小雅
《詩經(jīng)》組成部分之一。七十四篇。大抵產(chǎn)生于 西周 后期和 東周 初期。這時王政衰微,政治黑暗,諸多矛盾日益尖銳。故其中詩篇較多的是指斥朝政缺失,反映社會動亂,表現(xiàn) 周室 與西北 戎 狄 部族以及東方諸侯各國之間的矛盾;也有少數(shù)是統(tǒng)治階級宴會的樂歌。雅分小、大,主要有三說:有的認(rèn)為以政事分,如《〈詩〉大序》;有的認(rèn)為以道德分,如 司馬遷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論》;有的認(rèn)為以樂曲分,如 朱熹 《詩·小雅集傳》。前人爭論不決,莫衷一是。
登歌
亦作“ 登哥 ”。亦作“ 登謌 ”。1.升堂奏歌。古代舉行祭典、大朝會時,樂師登堂而歌?!吨芏Y·春官·大師》:“大祭祀,帥瞽登歌,令奏擊拊?!?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曰:“登歌,歌者在堂也?!薄端螘分疽弧罚骸?晉氏 以來,登哥誦美,諸室繼作?!?宋 梅堯臣 《凌霄花賦》:“或製裳於騷客,或登歌於樂章?!薄端问贰分疽弧罚骸坝涝侣桑渡颀敗贰陡事丁贰蹲现ァ贰都魏獭贰队裢谩肺迦鸶饕磺?,每朝會登歌首奏之?!?/p>
(2).指古代舉行祭典、大朝會時,樂師登堂所奏的歌。 漢 荀悅 《漢紀(jì)·惠帝紀(jì)》:“乾豆上,奏登歌。”《后漢書·章帝紀(jì)》:“作登歌,正予樂,博貫六藝,不捨晝夜。”《宋書·樂志一》:“皇帝初登壇,奏登哥?!?/p>
(3).泛指歌詞。 宋 王禹偁 《皇帝親試貢士歌》:“應(yīng)制非才但淚垂,強(qiáng)作登謌謌 舜 禹 。”
(4).猶歌頌。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亙古通今,明鮮晦多。千齡一見,書史登歌。”
(5).古代舉行祭典、大朝會時所用的樂器?!杜f唐書·音樂志二》:“登歌二架,登於堂上兩楹之前?!薄端问贰分疽弧罚骸按髽肥鹋f制,宮縣三十六虡設(shè)於庭,登歌兩架設(shè)於殿上?!薄独m(xù)資治通鑒·元英宗至治二年》:“至是廟工未畢,妨陳宮縣,止用登歌?!?/p>
丁謂名句,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步兵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