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千里《六么令》:
照人明艷,肌雪消繁燠。
嬌云慢垂柔領(lǐng),紺發(fā)濃於沐。
微暈紅潮一線,拂拂桃腮熟。
群芳難逐。
天香國艷,試比春蘭共秋菊。
當(dāng)時相見恨晚,彼此縈心目。
別后空憶仙姿,路隔吹{1|1}簫玉。
何處欄干十二,縹緲陽臺曲。
佳期重卜。
都將離恨,拼與尊前細(xì)留囑。
注釋參考
紺發(fā)
原指佛教 如來 紺琉璃色頭發(fā)。后亦指道教得道者之發(fā),或泛指一般紺青色頭發(fā)。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序》:“陽門飾豪眉之像,夜臺圖紺髮之形。” 宋 徐鉉 《贈王貞素先生》詩:“先生嘗已佩真形,紺髮朱顏骨氣清?!?明 文徵明 《送于器之廉憲還滁》詩:“憶得 滁陽 始相見,紺髮垂云俱弱冠?!?/p>
方千里名句,六么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