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鄭畋《題緱山王子晉廟》:
有昔靈王子,吹笙溯泬 。
六宮攀不住,三島去相招。
亡國原陵古,賓天歲月遙。
無蹊窺海曲,有廟訪山椒。
石帳龍蛇拱,云櫳彩翠銷。
露壇裝琬琰,真像寫松喬。
珠館青童宴,琳宮阿母朝。
氣輿仙女侍,天馬吏兵調(diào)。
湘妓紅絲瑟,秦郎白管簫。
西城要綽約,南岳命嬌嬈。
句曲觴金洞,天臺嘯石橋。
晚花珠弄蕊,春茹玉生苗。
二景神光秘,三元寶箓饒。
霧垂鴉翅發(fā),冰束虎章腰。
鶴馭爭銜箭,龍妃合獻(xiàn)綃。
衣從星渚浣,丹就日宮燒。
物外花嘗滿,人間葉自凋。
望臺悲漢戾,閱水笑梁昭。
古殿香殘灺,荒階柳長條。
幾曾期七日,無復(fù)降重霄。
嵩嶺連天漢,伊瀾入海潮。
何由得真訣,使我佩環(huán)飄。
注釋參考
句曲
(1).彎曲?!妒酚洝ぬ旃贂罚骸捌湮饔芯淝判??!薄稌x書·天文志中》:“鉤云句曲。” 周作人 魯迅 《<蛻龕印存>序》:“今 秦 璽希有,而 漢 印時見一二,審其文字,大都方正句曲。”
(2).山名。在今 江蘇省 句容縣 東南。相傳 漢 茅盈 與其弟 固 、 衷 修道于此,故又稱 茅山 。上有 蓬壺 、 玉柱 、 華陽 三洞,道家以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參閱《梁書·陶弘景傳》、《云笈七籤》卷二七。 唐 韋夏卿 《送顧況歸茅山》詩:“羨君尋 句曲 ,白鵠是三神。” 清 趙翼 《茅山紀(jì)游》詩之一:“ 句曲 古洞天,距家二百里?!?/p>
天臺
(1).謂尚書臺、省?!度龂尽の褐尽は暮钚鳌罚骸疤炫_縣遠(yuǎn),眾所絶意。”《北齊書·文宣帝紀(jì)》:“仍攝天臺,總參戎律?!薄顿Y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東朝乎?” 胡三省 注:“天臺,謂尚書省?!眳⒁姟?三臺 ”。
(2).對太守、縣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稱?!冻蹩膛陌阁@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賴你?’ 程元 道:‘……萬乞天臺老爺做主?!?明 鄭仲夔 《耳新·經(jīng)國》:“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p>
山名。 唐 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 天臺 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明 楊珽 《龍膏記·邂逅》:“聽言詞有意相憐,怕重來 天臺 路遠(yuǎn)。”詳“ 天臺山 ”。
石橋
(1).石造的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濟(jì)水二》:“河?xùn)|岸有石橋,橋本當(dāng)河,河移,故廁岸也?!?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山居賦》:“凌石橋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周瘦鵑 《賞菊椰子林》:“溪上架著一條弓形的石橋,橋欄上齊整地排列著好多盆黃色和淺紫色的菊花。”
(2).特指 浙江省 天臺山 的名勝 石梁 。梁連接二山,形似橋,故稱。 唐 宋之問 《靈隱寺》詩:“待入 天臺 路,看余度 石橋 ?!?宋 梅堯臣 《送微上人歸省天臺》詩:“釋子懷慈母,吾儒未易輕。不尋琪樹去,肯向 石橋 行?!?宋 梅堯臣 《寄天臺梵才上人》詩:“常觀月從東方出,想照 石橋 旁畔人?!?/p>
鄭畋名句,題緱山王子晉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