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先步武,三接未央宮
出自宋代洪適《臨江仙(送羅倅·偉卿權新州)》:
遠駕星屏臨百粵,康沂戶戶歌功。
使君五馬去乘驄。
賣刀無曠土,贈扇有仁風。
莫唱渭城朝雨曲,片帆時暫西東。
促歸行拜紫泥封。
九霄先步武,三接未央宮。
注釋參考
九霄
(1).天之極高處;高空。 晉 葛洪 《抱樸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諸公送李侍御歸朝》詩:“ 巴 江暮雨連 三峽 , 劍 壁危梁上九霄?!?徐特立 《言立》詩:“丈夫落魄縱無聊,壯志依然抑九霄?!?/p>
(2).道家謂仙人居處?!段倪x·沉約<游沉道士館>詩》:“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張銑 注:“九霄,九天仙人所居處也?!?唐 李白 《明堂賦》:“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云?!?王琦 注:“按道書,九霄之名,謂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練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瑯霄、紫霄、火霄為九霄。” 宋 陸游 《長生觀觀月》詩:“獨倚欄桿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
(3).喻皇帝居處。 唐 杜甫 《臘日》詩:“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p>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詩:“九霄偏眷顧,三事早提攜。” 唐 黃滔 《敷水廬校書》詩:“九霄無詔下,何事近清塵?”
步武
(1).很短的距離?!秶Z·周語下》:“夫目之察度也,不過步武尺寸之間?!?韋昭 注:“六尺為步, 賈君 以半步為武?!薄逗鬂h書·臧洪傳》:“相去步武,而趨舍異規(guī)。”
(2).腳步。 宋 陸游 《道室雜詠》之一:“豈但煙霄隨步武,故應冰雪換形容?!?郁達夫 《釣臺的春晝》:“我于感謝了一番他的盛意之后,重整步武,再摸上山去?!?徐遲 《鳳翔》:“前方捷報頻傳,解放軍的步武已迫近西南西北邊疆?!?/p>
(3).跟著前人的腳步走。比喻模仿、效法。 唐 柳宗元 《為韋京兆作祭杜河中文》:“分命邦畿,步武獲陪?!?/p>
三接
謂三度接見。語本《易·晉》:“晉, 康侯 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孔穎達 疏:“晝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賜蕃多,又被親寵頻數(shù),一晝之間,三度接見也?!焙蠖嘁浴叭印睘槎鲗檭?yōu)獎之典。 宋 范仲淹 《賢不家食賦》:“敦三接而何善不臻,達四聰而無遠勿訪。” 金 朱之才 《臥病有感二十韻》:“ 荀爽 歲九遷, 康侯 日三接。” 明 楊慎 《八月二日經筵紀事》詩:“晉晝延三接, 堯 旻達四聰?!币徽f,接讀為捷,“三接”即三捷。 高亨 注:“接讀為捷,戰(zhàn)勝曰捷。此乃 周 初故事, 康侯 出征異國,俘馬甚多,以獻於王。其戰(zhàn)也,一日三勝?!?/p>
謂數(shù)度交戰(zhàn)。三,言其數(shù)之頻繁。 晉 左思 《魏都賦》:“推鋒積紀,鋩氣彌鋭,三接三捷,既晝亦月?!?唐 符載 《保安鎮(zhèn)圖記》:“紅旗拉風,長戟如倚,晨暮三接,朱殷谿瀆?!?/p>
未央宮
宮殿名。故址在今 陜西 西安市 西北 長安 故城內西南隅。 漢高帝 七年建,常為朝見之處。 新莽 末毀。 東漢 末 董卓 復葺 未央殿 。 唐 未央宮 在禁苑中,至 唐 末毀?!妒酚洝じ咦姹炯o》:“ 蕭丞相 營作 未央宮 ,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三輔黃圖·漢宮》:“ 未央宮 ,周回二十八里,前殿東西五十丈,深五十丈,高三十五丈?!?唐 張說 《和麗妃神道碑銘》:“此皆圣主之曲成,賢妃之本志,何必 云陽山 下,別赴通靈之臺; 未央宮 中,虛立致神之帳?!?明 夏完淳 《明妃篇》:“夜夜秋光 長信殿 ,年年春色 未央宮 。”亦省稱“ 未央 ”。 漢 班固 《西都賦》:“輦路經營,脩除飛閣,自 未央 而連 桂宮 ,北彌 明光 而亙 長樂 ?!?唐 雍裕之 《宮人斜》詩:“應有春魂化為燕,年來飛入 未央 棲?!?/p>
洪適名句,臨江仙(送羅倅·偉卿權新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