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洪皓《次彥深韻》:
德星堂上排家宴,塤篪合奏延群彥。
彥清好土虛左迎,遂拉友朋來會面。
新禮將行要討論,舊章欲舉須淹練。
乃公功業(yè)世無有,劍履應(yīng)須尊上殿。
冢嗣風流邁阿戎,眸子爛如巖下電。
紗籠名姓鬼護持,閣畫形容人健羨。
先幾頃獻萬{1-1}言{1|1}書,壯歲曾看百將傳。
濟世友圖任屈伸,窮途絺句殊精煉。
彥享俊逸簉鮑昭,辭藻摛華如會弁。
升平方議戢干戈,粉澤豈宜焚筆硯。
大慮終蒙王鳳招,奇謀靡仗無知薦。
子適揮毫八體具,怒猊渴驥獲再眄。
但當寶惜比蘭亭,未可捐去同秋扇。
彥隆能挽兩石弓,丁字不識橐鞬便。
沖完遙憶藺相如,衣繡莫夸江次倩。
彥深和粹貴公子,醍醐味美夸珍饌。
一善拳拳早服膺,射策君門嘗決戰(zhàn)。
起家正可二千石,筮仕寧希百六掾。
坐中我是江南客,萬里尋盟負恩眷。
下齊弗免田橫烹,奔楚漫勞吳子唁。
藉酒破愁茲不勝,憑詩遣興何曾倦。
匠巧旁觀祗汗顏,櫝藏待賈寧沽衒。
可堪僵仆雪填門,無奈裂膚風勁箭,范叔綈袍也自寒,須賈故人空戀戀。
注釋參考
揮毫
[write or draw with a writing-brush;put pen to paper;wield one's writting brush] 寫毛筆字或作畫
此君動輒揮毫于人前
揮毫題字
詳細解釋運筆。謂書寫或繪畫。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 張旭 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齋》之三:“揮毫更想能一戰(zhàn),數(shù)窘乃見詩人才。”《水滸傳》第三九回:“磨得墨濃,蘸得筆飽,去那bai{1-1}粉壁上揮毫便寫?!?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理惠拉壁畫<貧人之夜>說明》:“生地壁畫(Fresco)者,乘灰粉未干之際,即須揮毫傅彩,是頗不容易的?!?/p>
八體
(1).八種書體。 秦 代統(tǒng)一文字,廢除不符合 秦 文的六國文字,定書體為大篆、小篆、刻符、蟲書、摹印、署書、殳書、隸書八種,謂之“八體”。見 漢 許慎 《說文解字序》。《漢書·藝文志》有《八體六技》。按,大篆、小篆、蟲書、隸書是四種字體,其余四種是書的用途。楷書出現(xiàn)后所謂的八體,即古文、大篆、小篆、隸書、飛白,八分、行書、草書。見 唐 張懷瓘 《書斷》。后以指書法。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窮六義於懷抱,究八體於毫端。” 清 吳偉業(yè) 《題西泠閨詠》之四:“雙聲宛轉(zhuǎn)連珠格,八體濃纖倒薤看?!?/p>
(2).指八種文體風格。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體性》:“若總其歸涂,則數(shù)窮八體:一曰典雅,二曰遠奧,三曰精約,四曰顯附,五曰繁縟,六曰壯麗,七曰新奇,八曰輕靡?!?/p>
怒猊渴驥
猊:狻猊,即獅子;驥:駿馬。如憤怒的獅子撬扒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成語解釋猊:狻猊,即獅子;驥:駿馬。如憤怒的獅子撬扒石頭,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形容書法遒勁奔放。怒猊渴驥出處《新唐書·徐浩傳》:“始,浩父嶠之善書,以法授浩,益工。嘗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草隸尤工,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云”洪皓名句,次彥深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