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芾《紀(jì)夢》:
平生好山水,至老心不移。
每聞有佳處,欲見唯恐遲。
相去雖云遠(yuǎn),不憚腳力疲。
縱不能得到,夜夢必見之。
晚歲卜筑地,一半在翠微。
山水既俱勝,景物還相宜。
旁人來睹此,已自心目怡。
若乃夢中見,則又遠(yuǎn)過斯。
高山與流水,到處皆崛奇。
其間有樓觀,金碧仍相輝。
幽深極險怪,皆世所未窺。
謂必神仙窟,非世所得知。
不謂我凡骨,乃獲來游嬉。
恍然若驚覺,有如天上歸。
是豈造物者,不與人相違。
知我有雅好,特以此見貽。
嗟我今老矣,萬事都棄遺。
猶有山水債,未能忘夢思。
他日或蟬蛻,百態(tài)不愿為。
只愿海山去,赴我赤松期。
注釋參考
愿海
佛教語。謂佛菩薩等普度一切眾生的弘愿,似海無涯?!度A嚴(yán)經(jīng)·如來現(xiàn)相品》:“以嚴(yán)浄一切佛國土顯示一切大愿海法門?!?隋 江總 《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齋三宿決定罪福懺悔》詩:“未泛慈舟遠(yuǎn),徒令愿海深。” 隋煬帝 《受菩薩戒疏》:“具足成就,皆滿愿海。”
赤松
(1).即 赤松子 。(1)《楚辭·遠(yuǎn)游》:“聞 赤松 之清塵兮,愿承風(fēng)乎遺則?!薄俄n非子·解老》:“ 赤松 得之,與天地統(tǒng)?!?漢 王充 《論衡·無形》:“ 赤松 、 王喬 ,好道為仙,度世不死?!眳⒁姟?赤松子 ”。(2)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落帆 金華 岸, 赤松 若可招?!?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記》:“ 金華縣 有 赤松澗 , 赤松子 游 金華山 ,以火zi{1-1}燒而化。”又引《浙江通志》:“ 金華縣 北有 赤松山 ,相傳 黃初平 叱石成羊處。 初平 號 赤松 ,故山以是名?!眳⒁姟?赤松子 ”。
(2).亦作“ 赤誦 ”。復(fù)姓。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八:“吾姓為 赤松 ,名 時喬 ,字 受紀(jì) ?!薄端螘し鹬旧稀纷鳌俺嗾b”。
(3).常綠喬木,樹皮較薄,淡黃紅色。木材質(zhì)粗,較堅韌,供建筑、造紙等用,樹干可采松脂。又為觀賞樹。
吳芾名句,紀(jì)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