裊娜花枝,依稀眉宇,香動(dòng)詞林
出自元代吳西逸《【雙調(diào)】蟾宮曲 山間書事》:
系門前柳影蘭舟,煙滿吟蓑,風(fēng)漾閑鉤。
石上云生,山間樹老,橋外霞收。
。
玩青史低頭袖手,問紅塵緘口回頭。
醉月悠悠,漱石休休,水可陶情,花可融愁。
游玉隆宮。
碧云深隱隱仙家,藥杵玄霜,飯煮胡麻。
林下樽,云中雞犬,樹底茶瓜。
。
香不斷燈明絳蠟,火難消爐煉丹砂。
朗誦南華,懶上浮槎。
笑我塵蹤,走遍天涯。
席上。
博秦樓一笑千金,誰是知音?知此閑心。
裊娜花枝,依稀眉宇,香動(dòng)詞林。
。
止談笑何須薦寢,盡疏狂足可披襟。
樂事追尋,歌罷歸來,嗟嘆于今。
寄友。
望故人目斷湘皋,林下豐姿,塵外英豪。
豈憚雙壺?不辭千里,命駕相招。
。
便休題魚龍市朝,好評(píng)論?dān)L燕心交。
醉后聯(lián)鑣,笑聽江聲,如此風(fēng)濤。
寄情。
半緘書好寄平安,幾句別離,一段艱難。
淚濕烏絲,愁隨錦字,望斷雕鞍。
。
恨魚雁因循寄簡(jiǎn),對(duì)鴛鴦?wù)罐D(zhuǎn)忘餐。
樓外云山,煙水重重,成病看看。
紀(jì)舊。
折花枝寄與多情,喚起真真,留戀卿卿。
隱約眉峰,依稀霧鬢,仿佛銀屏。
。
曾話舊花邊月影,共銜杯扇底歌聲。
款款深盟,無限思量,語笑盈盈。
。
注釋參考
裊娜
裊娜 (niǎonuó) willowy;slender and graceful 形容草或枝條細(xì)長(zhǎng)柔軟 柳絲裊娜 無風(fēng)亦呈裊娜之姿?!鳌?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形容女子體態(tài)輕盈柔美 那女子形體裊娜,如隨風(fēng)飄去花枝
(1).開有花的枝條。 唐 王維 《晚春歸思》詩(shī):“春蟲飛網(wǎng)戶,暮雀隱花枝。” 明 謝讜 《四喜記·花亭佳偶》:“淺印花鞋小,斜插花枝鬢欲燒。” 蕭紅 《夏夜》:“她過來似用手打我,嘴里似乎咒我,她依過的那花枝,立刻搖閃不定了?!?/p>
(2).比喻美女。 前蜀 韋莊 《菩薩蠻》詞:“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宋 張景修 《虞美人》詞:“旁人應(yīng)笑髯公老,獨(dú)愛花枝好?!?清 唐孫華 《五舫詩(shī)為同年狄向濤太史賦》:“花枝斜倚鏡臺(tái)前,晚妝人倦嬌相向?!?/p>
依稀
依稀 (yīxī) 含糊不清地,不明確地 vaguely;dimly 依稀掩映。——清· 林覺民《與妻書》眉宇
眉宇 (méiyǔ) 兩眉的上方 forehead;the top of the brow詞林
(1).指匯集在一處的文詞。 南朝 梁 蕭統(tǒng) 《答晉安王書》:“殽核墳史,漁獵詞林?!?/p>
(2).詞壇。 宋 范公偁 《過庭錄》:“ 許昌 郭挺 元杰 ,從 李方叔 學(xué),久蒙訓(xùn)導(dǎo)。 方叔 死, 挺 有挽詩(shī)云:‘憔悴詞林失俊英,已應(yīng)精爽在 蓬瀛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公文介公詩(shī)》:“吾鄉(xiāng) 公文介 公 鼐 , 萬歷 中,為詞林宿望,詩(shī)文淹雅,絶句尤工?!?金婉 《為外錄<詞林正韻>畢書后》:“后此詞林增善本,四聲堪證 宋 名賢?!?/p>
(3).翰林或翰林院的別稱。 宋 王應(yīng)麟 《玉?!なノ奈濉た刀ㄙn翰林飛白書》:“ 至和 元年九月, 王洙 為學(xué)士, 仁宗 嘗以涂金龍水牋為飛白‘詞林’二字賜之?!?元 盧亙 《送侍講學(xué)士鄧善之辭官歸錢塘》詩(shī)之二:“昭昭日月揭,胡為厭詞林?” 嚴(yán)復(fù) 《救亡決論》:“至于成貢士,入詞林,則其號(hào)愈榮,而自視也亦愈大?!?/p>
吳西逸名句,【雙調(diào)】蟾宮曲 山間書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