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趙文《綺寮怨》
絳闕珠宮何處,碧梧雙鳳吟。為底事、一落人間,輕題破、隱韻天音。當時點云滴雨,匆匆處、誤墨沾素襟。算人間、最苦多情,爭知道、天上情更深。世事似晴又陰。羅褥甲帳,回頭一夢難尋。虎嘯ㄛ嶔,護遺跡、尚如今。斜陽落花流水,吹紫宇、澹成林。霜空月明,天風響、環(huán)佩飛翠禽。
注釋參考
絳闕
宮殿寺觀前的朱色門闕。亦借指朝廷、寺廟、仙宮等。 晉 陸機 《五等論》:“鉦鼙震於閫宇,鋒鏑流乎絳闕。” 唐 獨孤及 《送陳兼應辟》詩:“相逢絳闕下,應道軒車遲?!?宋 蘇軾 《水龍吟》詞:“古來云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清 鈕琇 《觚賸·蛟橋幻遇》:“﹝女﹞迎謂 許 曰:‘來從絳闕,暫寄紅塵,三生夙契,今當與君償之。’”
珠宮
(1).龍宮。 唐 杜甫 《太子張舍人遺織成褥段》詩:“煌煌珠宮物,寢處禍所嬰。” 浦起龍 心解:“ 趙 曰:珠宮言龍宮。” 宋 蘇軾 《張龍公祠記》:“度公之居,貝闕珠宮。揆公之食,瓊醴玉饔?!?元 王旭 《螺杯賦》:“訪珠宮於層波,招泉客於鮫室。”
(2).指道院或佛寺。 唐 殷堯恭 《中元觀道流步虛》詩:“玉洞花長發(fā),珠宮月最明?!?元 袁桷 《游長chun{1-1}宮分韻得萊字》:“珠宮敞殊界,積構中 天臺 ?!?明 梁有譽 《峽山飛來寺》詩:“碧流環(huán)黛壑,琪樹隱珠宮。”
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碧梧
(1).綠色的梧桐樹。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明 劉基 《調笑令》詞之二:“簾捲,簾捲,人與碧梧俱晚。”
(2).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儀態(tài)。 唐 韓愈 《殿中少監(jiān)馬君墓志》:“退見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業(yè)者也?!?清 許思湄 《與趙南湖書》:“久不見碧梧翠竹之姿,每於月白風清,輒深神往?!?/p>
鳳吟
比喻清悠纖細的聲音。 唐 吳筠 《竹賦》:“上點點以云翳,下泠泠而鳳吟?!?/p>
趙文名句,綺寮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珠子穿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