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再集社,靈感到胸肊
出自近現代陳三立《庸庵尚書于滬上主逸社第二集適值三月十九日》:
巨蠹圮天綱,勢成土崩疾。
思陵號恭儉,坐因流賊出。
罪歸亡國臣,茹恨殉社稷。
至今萬壽山,指點過者泣。
杳杳歌太陽,峨峨瞰凝碧。
尚書再集社,靈感到胸肊。
分淚溢吟毫,三月十九日。
興亡一垤影,影中驗得失。
毋勞費天問,終卜立人極。
注釋參考
尚書
尚書 (Shàngshū) 中國上古歷史文件的匯編。“尚”即“上”,《尚書》意即上古之書。相傳由孔丘編選而成,傳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補充進去的,如《堯典》、《皋陶謨》、《禹貢》等。西漢初存二十八篇,用當時通行文字書寫,即《今文尚書》。另有相傳漢武帝時在孔丘住屋壁中發(fā)現的《古文尚書》,已佚。東晉梅賾(一作梅頤、枚頤)又偽造《古文尚書》。后來《十三經》中的通行本,即《今文尚書》與梅氏偽書的合編,宋人開始懷疑梅氏偽書,至清漸成定論。今文各篇內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如《盤庚》反映商代奴隸社會的情況、《禹貢》記述戰(zhàn)國時黃河、長江兩流域的地理等 Shang Shu 尚書 (shàngshū) 中國古代官名。執(zhí)掌文書奏章。作為官名,始置于戰(zhàn)國時,或稱“掌書”。秦為少府屬官,漢武帝提高皇權,因尚書在皇帝左右辦事,地位逐漸重要。后各朝均有設置,清代相沿不改 a high official in ancient China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龂瘛?諸葛亮《出師表》 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逗鬂h書·張衡傳》 明清兩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長官 minister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兵部尚書感到
覺得:從他的話里我~事情有點不妙。陳三立名句,庸庵尚書于滬上主逸社第二集適值三月十九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呈湖州趙再可舍人二首——— 張嵲〔宋代〕
- 摸魚兒(用前韻調敬德)——— 劉將孫〔宋代〕
- 過內黃縣——— 韋莊〔唐代〕
- 以詩句詠梅月地云階謾一樽——— 方蒙仲〔宋代〕
- 江城子(重陽)——— 李處全〔宋代〕
- 晚歸寄無咎二首——— 張耒〔宋代〕
- 木蘭花慢 壽郝仲明益都人——— 曹伯啟〔元代〕
- 梅花喜神譜爛熳二十八枝——— 宋伯仁〔宋代〕
- 宋守敬引諺——— 佚名〔唐代〕
- 威道人歸鄉(xiāng)——— 楊億〔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