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馮時行《題虎丘》:
海甸平無際,突阜如踞虎。
杉松閟巖壑,殿閣煥藻黼。
老眼凌云煙,吳會略可俯。
昔游恍如昨,歲月不勝數(shù)。
老矣愜重來,病倦喜欲愈。
況復偕賢彥,清罅侑歌舞。
高談聞善謔,錦繡落英吐,籬菊粲佳節(jié),山屐霽淫雨,蜀客萬里外,艱虞棘肺腑。
摧頹已無氣,賴此作一鼓。
卻欲挽長江,快意洗天宇。
且復置是事,秋風送歸櫓。
注釋參考
杉松
(1).杉樹與松樹。 唐 杜甫 《詠懷古跡》之四:“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唐 韋應物 《對春雪》詩:“蕭屑杉松聲,寂寥寒夜慮?!?/p>
(2).樹名。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葉線型,先端尖或鈍,球果圓柱形。分布于 長白山 及 吉林 山區(qū),為 東北 主要用材樹種之一。也稱沙松、東北杉松。
巖壑
(1).山巒溪谷。 南朝 宋 謝靈運 《酬從弟惠連》詩:“寢瘵謝人事,滅跡入云峯。巖壑寓耳目,歡愛隔音容?!?唐 盧綸 《太白西峰書懷》詩:“山明鳥聲樂,日氣生巖壑。”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詩:“陽光散巖壑,秋容淡相輝?!?清 黃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詩:“巖壑白浩浩,千里不可別?!?/p>
(2).借指隱者的住所或隱者。 唐 岑參 《下外江舟中懷終南舊居》詩:“巖壑歸去來,公卿是何物?” 宋 黃庭堅 《和答外舅孫莘老》詩:“少監(jiān)巖壑姿,宿昔廊廟具?!?/p>
殿閣
(1).殿堂樓閣?!稘h書·王莽傳下》:“夏,蝗從東方來,蜚蔽天,至 長安 ,入 未央宮 ,緣殿閣?!?唐 元稹 《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詩:“榮光飄殿閣,虛籟合笙竽?!?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樹木叢陰中,殿閣屹然四五所?!?/p>
(2). 宋 代大學士皆帶殿閣銜,以崇其資望,如 集賢殿 、 右文殿 之類。 明 清 兩代,大學士為內(nèi)閣長官,仍以殿閣名入銜,如 明 之 中極殿 、 建極殿 、 文華殿 、 武英殿 、 文淵閣 、 東閣 ; 清 之 保和殿 、 文華殿 、 武英殿 、 文淵閣 、 東閣 、 體仁閣 等。故宰執(zhí)又通稱為“殿閣”。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順治 十五年,改內(nèi)三院為內(nèi)閣,其大學士俱加殿閣銜?!?/p>
馮時行名句,題虎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寶寶幼兒園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