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頌《再酬三次前韻》:
千里江山昔霸基,百年文物憺皇威。
閭閻櫛比于今盛,塔寺鱗差自古稀。
極目煙霞時顯晦,忘情魚鳥自潛飛。
何須遠慕巖居者,乘興還來興盡歸。
注釋參考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巖居
亦作“嵓居”。山居,多指隱居山中?!肚f子·達生》:“ 魯 有 單豹 者,巖居而水飲,不與民共利?!?唐 權德輿 《送商州杜中丞赴任》詩:“ 綺皓 清風千古在,因君一為謝巖居?!?宋 范仲淹 《贈方秀才》詩:“高尚繼先君,嵓居與俗分?!?清 周亮工 《贈膠西張用之》詩:“如此巖居應滿志,自忘宿世占時名?!?/p>
乘興
乘興 (chéngxìng) 乘著一時高興 while one is in high spirits;come on an impulse還來
歸來,回來。《楚辭·天問》:“何往營班祿,不但還來。” 唐 杜甫 《課小豎鋤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穢凈訖移床》詩之三:“日斜魚更食,客散鳥還來?!?映泉 《白云深處》:“讓他去,反正人家會還來的。”
蘇頌名句,再酬三次前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