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持方伯珪,再轉(zhuǎn)諸侯蓋
出自唐代儲光羲《奉和韋判官獻侍郎叔除河東采訪使》:
天卿小冢宰,道大名亦大。
丑正在權(quán)臣,建旟千里外。
楚山俯江漢,汴水連譙沛。
兩持方伯珪,再轉(zhuǎn)諸侯蓋。
恬淡輕黜陟,優(yōu)游邈千載。
乾象變臺衡,群賢盡交泰。
聿徠股肱郡,河岳即襟帶。
盛德滋冀方,仁風清汾澮。
四封盡高足,相府軺車最。
超超青云器,婉婉竹林會。
賤士敢知言,成頌文明代。
燕雀依大廈,期之保貞悔。
注釋參考
方伯
殷 周 時代一方諸侯之長。后泛稱地方長官。 漢 以來之刺史, 唐 之采訪使、觀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稱“方伯”。《禮記·王制》:“天子百里之內(nèi)以共官,千里之內(nèi)以為御,千里之外設(shè)方伯?!薄妒酚洝ぶ鼙炯o》:“ 周 室衰微,諸侯彊并弱, 齊 、 楚 、 秦 、 晉 始大,政由方伯?!?裴駰 集解引 鄭司農(nóng) 曰:“長諸侯為方伯。”《漢書·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在進善退惡。” 唐 韓愈 《送許使君刺郢州序》:“ 于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與卑鄙庸陋相應答如影響?!?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薦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訪使,旋升方伯,改授 云南 巡撫?!?/p>
諸侯
諸侯 (zhūhóu) 古時帝王所轄各小國的王侯 the feudal princes;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 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巍?蘇洵《六國論》儲光羲名句,奉和韋判官獻侍郎叔除河東采訪使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