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議糞土伯始,史筆芳馨兩龔
出自宋代劉克莊《七十八詠六言十首》:
心炎寵辱交戰(zhàn),骨朽是非乃公。
物議糞土伯始,史筆芳馨兩龔。
注釋參考
物議
物議 (wùyì) 眾人的議論,多指非議 criticism from the people 止息物議 不屑物議?!赌鲜贰ぶx幾卿傳》 [李] 泰每為之先拜, 圭亦以師道自居,物議善之?!短茣ね豕鐐鳌?h3>土伯神怪名?!冻o·招魂》:“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約,其角觺觺些?!?王逸 注:“土伯,后土之侯伯也。約,屈也。觺觺,猶狺狺;角利貌也。言地有土伯執(zhí)衞門戶,其身九屈,有角觺觺,主觸害人也。” 唐 皮日休 《虎丘寺古杉》詩:“勢能擒土伯,丑可駭山祇?!?清 顧炎武 《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詩:“幽都蹲土伯,九關飛虎倀。”
史筆
(1).歷史記載的代稱。指史冊。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使名掛史筆,事列朝榮,雖身分 蜀 境,首懸 吳 闕,猶生之年也?!?宋 王禹偁 《鄭善果非正人論》:“史臣謂 鄭善果 幼事賢母,長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驗之,見史筆之失?!?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古史筆多緣飾》:“古今所謂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筆之緣飾,欲為后代美談耳?!?/p>
(2).指修史之筆?!稌x書·文苑傳·曹毗》:“既登 東觀 染史筆,又據太學理儒功。” 明 宋濂 《吳公行狀》:“他時執(zhí)史筆者,尚有考於斯焉?!?/p>
(3).指執(zhí)史筆之人,史官。 唐 韓愈 《石君墓志銘》:“故相國 鄭公 餘慶 ,留守 東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筆?!?/p>
(4).史家記敘史實的筆法。 唐 岑參 《佐郡思舊游》詩:“史筆眾推直,諫書人莫窺。”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占畢一》:“余謂 劉 有史學,無史筆?!?孫犁 《澹定集·與友人論傳記》:“史筆和文學之筆,應該分別開。”
芳馨
(1).猶芳香。也借指香草?!冻o·九歌·湘夫人》:“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楚辭·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唐 李復言 《續(xù)玄怪錄·張老》:“有頃進饌,精美芳馨,不可名狀?!?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三八:“今日閒愁為 洞庭 ,茶花凝想吐芳馨。”
(2).喻美好的名聲。 清 張大受 《慕廬先生還朝》詩:“出處古來云變化,芳馨誰播史書中?!?/p>
(3).指祭品。言其氣味芳香。 宋 朱熹 《臥龍庵武侯祠》詩:“寒藻薦芳馨,飛泉奉明酌。”《宋史·樂志九》:“時思致享,肅薦芳馨?!?/p>
兩龔
(1). 漢 龔勝 和 龔舍 的合稱。《漢書·兩龔傳》:“兩 龔 皆 楚 人也, 勝 字 君賓 , 舍 字 君倩 。二人相友,并著名節(jié),故世謂之 楚 兩 龔 ?!薄度龂尽の褐尽ぴ瑴o張范傳論》:“ 袁渙 、 邴原 、 張范 躬履清蹈,進退以道,蓋是 貢禹 、兩 龔 之匹?!?宋 辛棄疾 《念奴嬌·賦傅巖叟香月堂兩梅》詞:“看取 香月堂 前,歲寒相對, 楚 兩 龔 之潔。” 清 顧炎武 《寄問傅處士土堂山中》詩:“ 太行 之西一遺老, 楚國 兩 龔 秦 四皓 ?!?/p>
(2). 宋 龔夬 及其弟 龔大壯 的合稱?!端问贰弶鴤鳌罚骸暗?大壯 ,少有重名,清介自立,從兄官 河陽 , 曾布 欲見之,不可得,乃往謁 夬 ,邀之出,從容竟日,題詩壁間,有‘得見兩 龔 ’之語。”
劉克莊名句,七十八詠六言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