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凡心圣古盧能,未著袈裟已是僧
出自宋代周必大《覺報長老道諶寫予兄弟真求贊次七兄韻》:
身凡心圣古盧能,未著袈裟已是僧。
冷暖自知師莫問,但看老色幾分增。
注釋參考
凡心
世俗的情思。 唐 李逢吉 《重建石壁寺甘露壇碑》:“不嚴重,何以肅凡心?” 元 王子一 《誤入桃源》第一折:“有 天臺山 桃源洞 二仙子,係是紫霄玉女。只為凡心偶動,降謫塵寰。”《紅樓夢》第一一八回:“你想 妙玉 也是帶髮修行的。--不知他怎樣凡心一動,才鬧到那個分兒!” 巴金 《神--一個寫給朋友的信》:“他因為凡心多,沒法安靜地生活下去而信教,想拿宗教來消滅凡心,而結(jié)果恐怕只會得著一場空罷?!?/p>
袈裟
袈裟 (jiāshā) 和尚披的法衣,由許多長方形布片拼綴而成 cassock周必大名句,覺報長老道諶寫予兄弟真求贊次七兄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