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印肅《頌十玄談演教》:
鶴樹終談理未玄,口中吐露白如蓮。
一花五葉親分付,只恐眾生眼著攣。
注釋參考
鶴樹
(1).即鶴林。 唐 呂才 《因明注解立破義圖序》:“採貝葉於 鷲山 ,窺金文於鶴樹,所歷諸國,百有餘都?!?/p>
(2).指佛寺或佛寺周圍的叢林。 南朝 梁簡(jiǎn)文帝 《玄圃園講頌》:“鶴樹還春,龍泉更曉?!眳⒁姟?鶴林 ”。
談理
(1).談 老莊 玄理?!稌x書·殷仲堪傳》:“其談理與 韓康伯 齊名,士咸愛慕之。”《魏書·清河王懌傳》:“博涉經(jīng)史,兼綜羣言,有文才,善談理?!?/p>
(2).談?wù)f道理;評(píng)理。 魯迅 《華蓋集·十四年的“讀經(jīng)”》:“單是妄行的是可與論議的,故意妄行的卻無須再與談理?!?/p>
吐露
吐露 (tǔlù) 說出實(shí)情或真心話 tell;unburden;unbosom 吐露真情 顯露 reveal 灶房里吐露出一線燈光釋印肅名句,頌十玄談演教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