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蕃《仁智堂》:
公乎仁且智,意托山與水。
唱道本龍門,遺塵仍栗里。
注釋參考
唱道
(1).真正是,端的是。元曲雙調(diào)《鴛鴦煞》的定格,第五句首二字規(guī)定須用“唱道”字。 元 白樸 《墻頭馬上》第三折:“[鴛鴦煞]休把似殘花敗柳寃仇結(jié),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死則共穴,唱道題柱胸襟,當罏的志節(jié)?!?元 范康 《竹葉舟》第二折:“[鴛鴦煞尾]你則為功名兩字相迤逗,生熬得風波千里親擔受,憑著短劍長琴,游徧 赤縣神州 ,唱道幾處笙歌,幾家僝僽?!?元 蒲察善長 《新水令》套曲:“你是必休倦云淡風力緊,我這里想誰醫(yī)治相思病,傳示我可意情人,休辜負海誓山盟,唱道性命也似看承,心脾般欽敬。”
(2).佛教語。謂講經(jīng)說法,宣唱開導(dǎo)。 元 丁鶴年 《昏瞆》詩:“ 海師 唱道禪多悟, 張籍 題詩字半斜?!?/p>
龍門
龍門 (lóngmén) 楚國都城郢城(現(xiàn)在在湖北省江陵縣西北)的東門 the east city gate of the capital of Chu State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475-221 B.C.遺塵
(1).指前人行動所留的痕跡?!逗鬂h書·黨錮傳序》:“蓋前哲之遺塵,有足求者。” 晉 左思 《魏都賦》:“且 魏 地者,畢昴之所應(yīng), 虞 夏 之餘人,先王之桑梓,列圣之遺塵?!?唐 宋之問 《過史正議宅》詩:“舊交此零落,雨泣訪遺塵?!?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三章:“聽離鸞別鵠之音,覩月缺花飛之慘,遺塵在簟,破鏡闇然,仰視雙翔,能無淚下?!?/p>
(2).指殘留的灰塵。比喻未盡去除的塵思俗念。《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蕩遺塵於旋流,發(fā)五蓋之游蒙。” 李善 注:“雖遣而未能盡,故曰遺。《中論》曰:六塵,色聲香味觸法?!?/p>
(3).指遺棄的灰塵。形容輕微之極。 唐 李白 《陳情贈友人》詩:“薄德中見捐,忽之如遺塵。” 元 無名氏 《凍蘇秦》第四折:“覰朋友若遺塵,沒半點話溫存?!?明 李東陽 《讀唐史》之十二:“其所言者旋已棄如遺塵,過如飄風?!?/p>
(4).謂遺棄塵俗;拋棄塵念。 唐 張喬 《題玄哲禪師影堂》詩:“吾師視化身,一念即遺塵?!?明 屠隆 《綵毫記·仙官列奏》:“蕩景神宇澄,遺塵太霄逈?!?清 王夫之 《牧萬先生暨吳太恭人合祔墓表》:“先生孝自天豐,文因通勝,遺塵云迥,抗志霜清?!?/p>
栗里
地名。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晉 陶潛 曾居于此。 南朝 梁 蕭統(tǒng) 《陶靖節(jié)傳》:“ 淵明 嘗往 廬山 , 弘 命 淵明 故人 龐通之 齎酒具於半道 栗里 之間?!?唐 白居易 《訪陶公舊宅》詩:“ 柴桑 古村落, 栗里 舊山川?!?李光 《題亞子分湖舊隱圖》詩之二:“浮家泛宅 梨川 夢,尋壑經(jīng)邱 栗里 情?!?/p>
趙蕃名句,仁智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