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再和》:
陌頭俠少行歌呼,方演東晉談西都。
哇淫奇響蕩眾志,瀾翻辨吻矜群愚。
狙公加之章甫飾,鳩盤謬以脂粉涂。
荒唐夸父走棄杖,恍惚象罔行索珠。
效牽酪肖渥洼馬,獻(xiàn)寶遠(yuǎn)致崑崙奴。
豈無蘋藻可羞薦,亦有黍稷堪舂揄。
臞翁傷今援古誼,通國爭笑翁守株。
孔門高弟浴沂水,堯時童子謠康衢。
揚觶姑欲退觀者,鳴鼓本非攻吾徒。
亦如曼倩負(fù)逸氣,呵斥佞幸驚侏儒。
于時后村茅柴熟,先生滑稽腹如壺。
雖無謝郎玉帖鐙,幸有幼安布裙襦。
未妨優(yōu)場開口笑,亦恐藥市逢方矑。
更闌漫與通德語,醉倒聊遣宗武扶。
幽冥茫昧莫致詰,石言神降果有無。
翁云天公施罪福,亦如王者行賞誅。
巫咸可使詛楚否,泰山曾不如放乎。
況今民脂積消鑠,洋洋如在寧助虐。
貧婦鮮能具複褌,貴人何必夸重較。
九重深喜農(nóng)扈豐,五等超加社公爵。
更宜速飛臘前白,仍為潛驅(qū)山中駮。
除人大患捍大災(zāi),與民同憂可同樂。
翁之用心極惓惓,余于致福未數(shù)數(shù)。
因思揮金猶糞土,奚異棄物捐溪壑。
神聽聰明靡僭濫,詔書溫厚戒椎剝。
重華漁稼茅茨儉,大禹疏鑿衣服惡。
誰歌此詩送且迎,共挽澆風(fēng)還太樸。
注釋參考
陌頭
(1).古代男子束發(fā)的頭巾。《釋名·釋首飾》:“綃頭,綃鈔也,鈔髮使上從也?;蛑^之陌頭,言其從后橫陌而前也。” 王先謙 疏證補:“今時始喪者邪巾貊頭,笄纚之存象也?!都崱罚骸敖?、袙頭,始喪之服?!额惼罚骸?,邪巾也?!?、貊、帕、袙義同?!?/p>
(2).路上;路旁?!端螘⒛轮畟鳌罚骸皶r 穆之 聞京城有叫譟之聲,晨起出陌頭,屬與信會?!?唐 王昌齡 《閨怨》詩:“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壻覓封侯?!?明 孫起都 《金落索·代妓》曲之三:“陌頭芳草憶王孫,縱春郊挑菜成羣?!?/p>
俠少
任俠的少年。 南朝 陳后主 《洛陽道》詩之五:“黃金彈俠少,朱輪盛徹侯。” 清 吳偉業(yè) 《俠少》詩:“寳刀千直氣凌云,俠少新參龍武軍?!?/p>
歌呼
歌唱;高吟呼號。 秦 李斯 《諫逐客書》:“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 秦 之聲也。”《史記·曹相國世家》:“相舍后園近吏舍,吏舍日飲歌呼。” 宋 蘇軾 《再和黃魯直》之一:“且復(fù)歌呼相和,隔墻知是 曹參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慶祝滬寧克復(fù)的那一邊》:“堅苦的進(jìn)擊者向前進(jìn)行,遺下廣大的已經(jīng)革命的地方,使我們可以放心歌呼?!?/p>
東晉
朝代名。公元317-420年。 西晉 滅亡后, 司馬睿 在 建康 (今 江蘇省 南京市 )重建政權(quán),史稱 東晉 。后為 南朝 宋 劉裕 取代。共歷十一帝。
西都
(1).古都名。(1) 周武王 都 鎬 ,至 成王 時別營 洛邑 為 東都 ,因稱 鎬京 為 西都 ?!对姟ば〈笱抛V》:“小雅大雅者, 周 室居 西都 豐 鎬 之時詩也?!?2) 新莽 始建國 四年(公元12年)建 洛陽 為 東都 ,因稱 常安 ( 新莽 改 長安 為 常安 )為 西都 。(3) 東漢 都 洛陽 ,因稱 西漢 舊都 長安 為 西都 。 漢 班固 《西都賦》:“ 漢 之 西都 ,在於 雍州 ,實惟 長安 ?!?4) 唐 顯慶 二年(657年)以 洛陽 為 東都 ,因稱 長安 為 西都 。(5) 唐 寶應(yīng) 元年(762年)以 鳳翔府 為 西都 ,不久罷。(6) 五代 梁 開平 元年(907年)建都 開封府 ,號 東都 ,因改 唐 東都 河南府 為 西都 。(7)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923年),復(fù)以 京兆府 為 西京 ,又稱 西都 ,至 晉 天福 三年(938年)罷。(8) 五代 吳 都 江都府 ,至 南唐 改都 江寧府 ,因稱 江都府 為 東都 , 江寧府 為 西都 。 宋 陸游 《南唐書·烈祖紀(jì)》:“以 建康 為 西都 , 廣陵 為 東都 ?!?9) 北宋 以 洛陽 為陪都,因在 開封 西,故稱 洛陽 為 西都 。 宋 梅堯臣 《聞歐陽永叔謫夷陵》詩:“共在 西都 日,居常慷慨言?!?/p>
(2). 西漢 的代稱。
劉克莊名句,再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