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曾在池籞,應(yīng)知魚鳥情。
出自唐朝劉禹錫《始至云安,寄兵部韓侍郎中書白舍人》
天外巴子國,山頭白帝城。波清蜀栜盡,云散楚臺(tái)傾。
迅瀨下哮吼,兩岸勢爭衡。陰風(fēng)鬼神過,暴雨蛟龍生。
硤斷見孤邑,江流照飛甍。蠻軍擊嚴(yán)鼓,笮馬引雙旌。
望闕遙拜舞,分庭備將迎。銅符一以合,文墨紛來縈。
暮色四山起,愁猿數(shù)處聲。重關(guān)群吏散,靜室寒燈明。
故人青霞意,飛舞集蓬瀛。昔曾在池籞,應(yīng)知魚鳥情。
注釋參考
池籞
指帝王的園林。 漢 桓寬 《鹽鐵論·園池》:“先帝之開苑囿池籞,可賦歸之於民,縣官租稅而已?!薄稘h書·宣帝紀(jì)》:“池籞未御幸者,假與貧民。” 顏師古 注:“ 蘇林 曰:‘折竹以繩,緜連禁御,使人不得往來,律名為籞?!?應(yīng)劭 曰:‘池者,陂池也;籞者,禁苑也?!?唐 韓偓 《故都》詩:“塞雁已侵池籞宿,宮鴉猶戀女墻啼?!?/p>
魚鳥
(1).魚和鳥。常泛指隱逸之景物。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游山澤,觀魚鳥,心甚樂之?!薄端鍟る[逸傳序》:“狎玩魚鳥,左右琴書?!?唐 韓愈 《海水》詩:“風(fēng)波一蕩薄,魚鳥不可依。”參見“ 魚鳥慕 ”。
(2).指夢境。語本《莊子·大宗師》:“夢為鳥而厲乎天,夢為魚而沒於淵。” 宋 梅堯臣 《和原甫早赴紫宸朝待旦假寐》:“燭房猶照衣冠上,漏舍欲為魚鳥間?!?/p>
劉禹錫名句,始至云安,寄兵部韓侍郎中書白舍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