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三四里,矯首愜遐觀
出自宋代柴中行《敬題濂溪先生書堂二首》:
出城三四里,矯首愜遐觀。
頓覺市聲絕,忻從天宇寬。
康山書幾凈,湓浦硯泓寒。
一誦愛蓮說,塵埃百不干。
注釋參考
三四
(1).猶言再三再四?!侗饼R書·崔邏傳》:“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2).表示為數(shù)不多。 宋 歐陽修 《歸自謠》詞:“春艷艷,江上晚山三四點?!?/p>
矯首
(1).昂首;抬頭。 唐 杜甫 《又上后園山腳》詩:“窮秋立 日觀 ,矯首望八荒?!?金 元好問 《出京》詩:“矯首孤云飛,西南路何永?!?清 金農(nóng) 《寄丁敬》詩:“何年共幽覽,矯首海鷗群。”
(2).昂昂然自得貌。 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至於駑蹇矯首於琱輦,駥驥委牧乎林坰,彼已尸祿,邦國殄瘁。” 宋 范仲淹 《祭蔡侍郎文》:“初矯首於王庭,冠天下之英雄?!薄睹魇贰だ钪步瓥|之等傳贊》:“ 李植 、 江東之 諸人,風(fēng)節(jié)自許,矯首抗俗,意氣橫厲,抵排羣枉?!?/p>
遐觀
(1).縱觀;遍覽。 晉 張華 《鷦鷯賦》:“將以上方不足,下比有餘,普天壤以遐觀,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 唐 韓愈 《元和圣德詩》:“天錫皇帝,厖臣碩輔。博問遐觀,以置左右。” 明 方孝孺 《息耕亭記》:“尚修其辭,逞怪披奇,窮精憊思,遐觀千載,竟亦何裨?此謂名勞?!?/p>
(2).遠(yuǎn)眺。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豐子愷 《實行的悲哀》:“有憑欄共眺者,有矯首遐觀者,意甚自得。”
(3).回顧往事。 宋 方岳 《鄭僉判見貽輒復(fù)賡載》詩之六:“靜中試遐觀,一一皆自取?!?/p>
柴中行名句,敬題濂溪先生書堂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