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石《喚魚亭》:
佛頂分明火焰高,黑瑿何事助焦熬。
只銷一酌梅花雪,我已官曹似水曹。
注釋參考
明火
(1).古代占卜和祭祀時(shí),用銅鏡映日聚光所點(diǎn)燃的火?!吨芏Y·春官·菙氏》:“凡卜,以明火爇燋。” 鄭玄 注:“明火,以陽燧取火於日。”《舊唐書·禮儀志四》:“欲為祭饌,將陽燧望日取火,謂之明火?!?/p>
(2).明亮的火光?!盾髯印ぶ率俊罚骸敖袢酥饔心苊髌涞抡?,則天下歸之若蟬之歸明火也?!?/p>
(3).謂公開搶劫。 老舍 《四世同堂》四六:“他們有槍!他們既肯無故的捉人,怎么知道不肯再見財(cái)起意,作明火呢?” 高德明 《醋點(diǎn)燈》:“人都在那兒瞧著,你撿?你剛一毛腰,人家過來了……不給人家,報(bào)你明火?!眳⒁姟?明火執(zhí)仗 ”。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經(jīng)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dú)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fā)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薄缎绿茣こ良葷?jì)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bǔ)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diào)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癡呆漢,到處逢佳麗?”
焦熬
(1).謂因受熬煎而發(fā)焦。形容極為干燥。 唐 劉禹錫 《楚望賦》:“涉夏如鑠,逮秋愈熾。土山焦熬,止水瀵沸?!?/p>
(2).指受熬煎而變焦發(fā)脆之物。參見“ 焦熬投石 ”。
(3).比喻極端困苦。 宋 洪邁 《夷堅(jiān)丁志·龍溪巨蟹》:“ 淳熙 初年七八月之交,不雨五十日,民間焦熬不聊生?!?/p>
李石名句,喚魚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