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洪邁《題臨賦軒》:
蒼山圍岑寂,下有一水奔。
閉戶臥風(fēng)雨,束蒿翳籬藩。
寥哉只樹人,心遠(yuǎn)忘世喧。
此身自蘧廬,長物余此軒。
鳥語幽夢斷,香橫經(jīng)帙翻。
未成借路行,自要窺潺湲。
遠(yuǎn)師淵明意,不愧靈魂。
月度了無跡,風(fēng)行偶成痕。
心境兩清妙,尺喙何由吞。
賦詩安所取,碧云未足論。
何當(dāng)揣朱絲,窈眇弦我言。
注釋參考
心境
心境 (xīnjìng) 佛教語。指清凈之心;心情;心緒 state of mind;mental state清妙
亦作“ 清玅 ”。1.輕清。指天體?!痘茨献印ぬ煳挠?xùn)》:“清妙之合專易,重濁之凝竭難,故天先成而地后定?!?/p>
(2).清高美好。亦指清高美好之士。 漢 蔡邕 《郭有道碑文》:“委辭召貢,保此清妙?!薄度龂尽侵尽ね蹀瑯切葌髡摗罚骸?胡沖 以為 玄 、 邵 、 蕃 一時(shí)清妙,略無優(yōu)劣?!?/p>
(3).清新妙品。 唐 張彥遠(yuǎn) 《歷代名畫記·論鑒識收藏購求閱玩》:“天壤區(qū)區(qū),惟恣五慾,實(shí)可愧恥,每以得作才鬼,猶勝頑仙。此 陶隱居 之志也。由是書畫皆為清玅?!?/p>
(4).清新美妙。 隋 盧思道 《遼陽山寺愿文》:“圓珠積水,流清妙之音?!?宋 張先 《玉樹后庭花》詞之二:“新聲麗色千人,歌后庭清妙?!?王統(tǒng)照 《春雨之夜·山道之側(cè)》:“我在驢子背上,無意中嗅著山中清妙的香氣,想是由萌發(fā)的草木與流泉上蒸發(fā)出來的?”
何由
亦作“ 何繇 ”。1.從何處,從什么途徑?!冻o·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僕雖嚚頑,愿從足下。雖然,何由而自達(dá)哉!”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出處兩不合,忠貞何由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晉 張華 有鸚鵡,每出還,輒説僮僕好惡。一日,寂無言; 華 問其故,曰:‘被禁在甕中,何繇得知?’” 魯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詩:“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宋書·沉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dāng)問奴,織當(dāng)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成?” 明 劉基 《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詩之三:“路遠(yuǎn)無羽翼,何由得飛還?”《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稍加責(zé)罰,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bào),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著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有云 太倉 王宮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無損。然與《玉版》對觀,無少差,信為《玉版》未損時(shí)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剝漶?或造物忌之邪?”
洪邁名句,題臨賦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萌寶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