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編來警策,短發(fā)對爬搔
出自宋代袁說友《疑獨學錄屢過仆言詩又遺以成編蓋區(qū)區(qū)每有意》:
初聞富經(jīng)術,頗復事風騷。
作者意不盡,斯人才已高。
大編來警策,短發(fā)對爬搔。
好語遠相避,獨憐曾幾遭。
注釋參考
警策
(1).謂以鞭策馬。 三國 魏 曹植 《應詔》詩:“僕夫警策,平路是由。”
(2).引申為督教而使之儆戒振奮。 宋 葉適 《上寧宗皇帝札子》之二:“若今所委付果已得人,尤宜曉夕用心,事事警策,件件理會。” 謝覺哉 《不惑集·學習常談》:“因而時常要把這些教訓來警策自己?!?/p>
(3).形容文句精煉扼要而含義深切動人。亦指精煉扼要而含義深切動人的文句?!段倪x·陸機<文賦>》:“文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李善 注:“以文喻馬,言馬因警策而彌駿,以喻文資片言而益明也。駕之法,以策駕乘,今以一言之好,最於眾辭,若驅馳,故云‘警策’?!薄端问贰る[逸傳上·魏野》:“ 野 為詩精苦,有 唐 人風格,多警策句?!?孫犁 《澹定集·讀一篇散文》:“ 蘇軾 《潮州韓文公廟碑》第一句‘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有名的警策之句?!?/p>
短發(fā)
(1).稀少的頭發(fā)。指老年。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充隴右節(jié)度使三十韻》:“隨肩趨刻漏,短髮寄簪纓。” 宋 張孝祥 《念奴嬌·過洞庭》詞:“短髮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浪空闊。” 宛新彬 等注:“短髮,稀髮。”
(2).短頭發(fā)。
(3).斷發(fā)。剪短頭發(fā)。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景寧寺》:“短髮之君,無杼首之貌;文身之民,稟蕞陋之質?!?周祖謨 校釋:“短髮者,即斷髮也,與文身為對文?!?/p>
爬搔
(1).用爪甲輕抓。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稍醒而覺體癢,爬搔隱疹,因爾成癩。” 宋 蘇軾 《賀韓丞相啟》:“譬之疥癬,豈足爬搔?!?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道士》:“道士乃曳長者共寢,命少者立牀下為之爬搔。” 魯迅 《朝花夕拾·<狗·貓·鼠>》:“桂樹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聲?!?/p>
(2).喻整頓。 明 袁宗道 《明吏部尚書汪公墓志銘》:“ 晉公 戶部尚書,總督倉場。倉場,利孔也。而主宰者率蘧廬其官,而脂澤其家,乃弊竇百如竄穴矣。公咄嗟間,爬搔殆盡,即胥隸無所庸姦?!?/p>
袁說友名句,疑獨學錄屢過仆言詩又遺以成編蓋區(qū)區(qū)每有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集合跟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