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耒《再寄》:
宛丘之別今五年,汴上留連才一日。
殘生飄泊客東南,憂患侵陵心若失。
先生神貌獨(dú)宛然,但覺巖巖瘦而實(shí)。
有如霜露入秋山,掃除繁蔚峰巒出。
自言近讀養(yǎng)生書,頗學(xué)仙人餌芝術(shù)。
披尋圖訣得茯苓,云是松間千歲物。
屑而為食可不饑,功成在久非倉(cāng)卒。
上侔金石免毒裂,下比草木為強(qiáng)崛。
涓涓漱納白玉津,鏈以真元納之骨。
神仙自是人不知,豈為難求廢其術(shù)。
我聞公說心獨(dú)嗟,欲問太虛窮恍惚。
奈何不使被金朱,乃俾枯槁思巖窟。
又觀世事不可常,倚伏誰能定于一。
終身軒冕亦何賴,況有朝升而暮黜。
何如端坐養(yǎng)形骸,壽考康寧無夭屈。
乃知豈即非良圖,卻笑兒曹嗜糠籺。
青衫弟子昔受經(jīng),賦分羈窮少倫匹。
自知無命作公卿,頗亦有心窮老佛。
但思飽暖愿即已,妄意功名心實(shí)不。
終期策杖從公游,更乞靈丸救衰疾。
注釋參考
金石
金石 (jīnshí) 金屬和石頭,比喻堅(jiān)固的東西 metal and stone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盾髯印駥W(xué)》下比
謂庇護(hù)壞人。比,勾結(jié),庇護(hù)?!秶?guó)語·齊語》:“於子之鄉(xiāng),有不慈孝於父母,不長(zhǎng)悌於鄉(xiāng)里、驕躁淫暴、不用上令者,有則以告。有而不以告,謂之下比,其罪有五。” 韋昭 注:“比,阿黨也。”《鹖冠子·王鐵》:“善者不顯,命曰蔽明;見惡而隱,命曰下比。” 宋 王安石 《賀韓魏公啟》:“某久于庇賴,實(shí)預(yù)甄收,職在近臣,欲致盡規(guī)之義;世當(dāng)大有,更懷下比之嫌,用自絶于高閎,非敢忘于舊德?!?/p>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兑住だぁ罚骸疤斓刈兓?,草木蕃?!?唐 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yáng)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明 劉基 《<悅茂堂詩(shī)>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p>
(2).指荒野?!俄n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p>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bào)乾坤之施?!?/p>
張耒名句,再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翻滾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