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
出自宋代劉克莊《和竹溪三詩昌黎與孟簡(jiǎn)尚書書》: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rèn)來。
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
賢如顏閔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
歲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
注釋參考
一向
一向 (yīxiàng) 向來;從來 lately on 表示行為、情況從上次到現(xiàn)在的一段時(shí)間 all along;consistently 老陳一向好哇! 過去的某一段時(shí)期 earlier on;lately 你這一向進(jìn)步不小吧山面
山的南面。 五代 齊己 《題鶴鳴泉》詩:“噴開山面碧,飛落寺門寒?!?宋 蘇軾 《初入廬山》詩之一“要識(shí) 廬山 面,他年是故人”自注:“山南,山面也?!?宋 趙葵 《行營(yíng)雜錄》:“﹝上﹞遂引羣公及內(nèi)侍數(shù)人入一小殿。多有假山,甚高。山面有洞。上既入,乃復(fù)招羣公從行?!?/p>
空壁
(1).空蕩蕩的墻壁。 唐 李白 《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徵君蕤》詩:“古琴藏虛匣,長(zhǎng)劍掛空壁?!?/p>
(2).謂守兵盡出營(yíng)壘?!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趙 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 趙 壁,拔 趙 幟,立 漢 赤幟?!薄逗鬂h書·耿弇傳》:“ 鐘城 人聞 祝阿 已潰,大恐懼,遂空壁亡去?!?明 宋濂 《浙東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記》:“夜四鼓,城中知有援至,潛縋士卒來約,明旦將空壁逆戰(zhàn)?!?/p>
驪岫
指 驪山 。 唐 沉亞之 《宿后自華陽行次昭應(yīng)寄王直方》詩:“暖色鮮 驪 岫,寒聲別雁羣?!?唐 林寬 《寓興》詩:“ 茂陵 驪 岫暗,過者暗傷神?!?/p>
劉克莊名句,和竹溪三詩昌黎與孟簡(jiǎn)尚書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