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白玉蟾《丫頭巖》:
君不見武夷九曲溪之東,三峰號為玉女峰。
當時嫁與大王峰,至今櫛雨而梳風。
又不見廬山三疊江之湄,大姑小姑凡兩磯。
小姑聘與彭郎磯,至今波眼而浪眉。
湘夫人寂寞湘水濱,巫山女窈窕巫峽浦。
亦有有情者,亦有無情者。
鬼物托物以為靈,俗子謂之山石精。
吾來丫頭巖下坐,已覺此身本非我。
胡云暮雨或有之,年來心下已無火。
兩峰相并各鬽崒,對人長是嬌媚色。
過者見此如雙鬟,云鬙霧鬢蒼苔發(fā)。
我來適值天方秋,孤懷暗抱不能愁。
巖下行人幾回老,此巖依舊喚丫頭。
注釋參考
胡云
胡說。 元 鄭光祖 《智勇定齊》第一折:“誰聽你胡云?”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那廝們風聞,胡云?!?明 無名氏 《鬧銅臺》第二折:“非是咱謬語胡云?!?/p>
暮雨
傍晚的雨。 宋 柳永 《八聲甘州》詞:“對蕭蕭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許地山 《空山靈雨·愛底痛苦》:“暮雨要來,帶著愁容的云片,急急飛避?!?/p>
年來
1.近年以來或一年以來。 2.年歲到來。心下
心下 (xīnxià) 心中;心里 in mind 他表面雖不說話,心下意見可大了無火
(1).沒有火光。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前秦·苻堅》:“初 堅 之未亂, 關(guān)中 土燃,無火,而煙氣大起,方數(shù)十里中,月餘不滅?!?/p>
(2).指古寒食節(jié)禁煙火。 唐 王建 《寒食行》:“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
(3).無烽火。謂邊境安靖。 唐 趙伯勵 《出師賦》:“蓋使烽埤無火,亭障息肩。”
白玉蟾名句,丫頭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