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造《次韻丁判院》:
丁侯袖詩來,容年媧皇弦。
咀嚼冰齒頰,如漱錫谷泉。
露花有余姿,風漪自成紋。
中含班傅香,夐絕郊島寒。
汗流竟后塵,何有一字難。
明月墮我側,盥誦喜欲顛。
因君念漂零,挽仰追昔年。
門間半面初,堤柳嘶晚蟬。
寒里機不停,奔騖履欲穿。
客舍此相遇,把酒霜鴻天。
男兒氣干霄,猶受稠人稠。
似聞國士遇,度外置拘攣。
渠信造物兒,賦予終奇偏。
凌風謝垢濁,仙者一探丸。
多肉彼下乘,更趠驊騮前。
我老從斗祿,纖鱗潛重淵。
饑火少見貸,歸志久已堅。
自甘尺蠖屈,何與風鵬騫。
會看鶚書薦,領此云錦篇。
從今拭病目,長風駕蜚翰。
注釋參考
國士
(1).一國中才能最優(yōu)秀的人物?!蹲髠鳌こ晒辍罚骸敖栽唬簢吭?,且厚,不可當也?!薄稇?zhàn)國策·趙策一》:“ 知伯 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 宋 黃庭堅 《書幽芳亭》:“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維揚生》:“以 張良 、 韓信 之才,不識為國士?!?/p>
(2).一國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國士戰(zhàn)且扶人,猶不可及也。今子非國士也,豈能成學又成射哉!”《荀子·子道》:“雖有國士之力,不能自舉其身,非無力也,勢不可也。” 王先謙 集解:“國士,一國勇力之士?!?/p>
(3). 太平天囯 改翰林為“囯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歸真》:“改翰林為囯士,謂其學識超乎一囯,以囯士待之,自克以囯士報也。”
度外
(1) [outside one's consideration]∶思慮之外
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2) [outside statute]∶法度之外
詳細解釋(1).心意計慮之外。置度外,猶言不介意。《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天下悉定,惟獨 公孫述 隗囂 未平。帝曰:‘取此兩子置度外?!?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八:“大軍一動,萬命所懸,乃可置於度外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賈奉雉》:“汝既來,須將此身并置度外,始得?!?/p>
(2).法度之外。指不按常法或不遵常禮?!度龂尽の褐尽罡穫鳌罚骸?曹公 有雄才遠略,決機無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盡其力,必能濟大事者也?!?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贈以古人之服,弘以度外之禮?!薄赌鲜贰ぶx朏傳》:“ 武帝 請誅 胐 。 高帝 曰:‘殺之則成其名,正應容之度外?!?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嶺南論囚》:“ 殷石汀 以司馬督兩 廣 ,專征伐,為首揆 高新鄭 相知,以故得度外行事如此?!?/p>
拘攣
拘攣 (jūluán) 肌肉收縮,不能自如伸展 muscular constriction 拘束;拘泥 starchy;be a stickler for 拘攣古法陳造名句,次韻丁判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