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門外剝啄,客有從予游
出自宋代魏了翁《水調(diào)歌頭(送蔣成父公順)》:
風(fēng)雪錮遷客,閉戶緊蒙頭。
一聲門外剝啄,客有從予游。
直自離騷國里,行到林閭屋畔,萬里入雙眸。
世態(tài)隨炎去,此意澹於秋。
感畢逋,懷秸鞠,詠夫不,尋師學(xué)道雖樂,吾母有離憂。
歲晚巫云峽雨,春日楚煙湘月,詩思滿歸舟。
來日重過我,應(yīng)記火西流。
注釋參考
聲門
聲門 (shēngmén) 兩側(cè)聲帶之間矢狀方向的裂隙(空間);亦指圍繞這個間隙的所有結(jié)構(gòu) glottis剝啄
亦作“剝琢”。1.象聲詞。敲門或下棋聲。 宋 蘇軾 《次韻趙令鑠惠酒》:“門前聽剝啄,烹魚得尺素。” 清 錢謙益 《觀棋絕句》之六:“疎簾清簟 楚 江秋,剝啄叢殘局未收。” 清 阮升基 《修宜興縣舊志》:“是日宿戚 袁氏 家,聞剝琢聲,出視無所見。”
(2).可重迭使用。 唐 韓愈 《剝啄行》:“剝剝啄啄,有客至門?!?/p>
亦作“剝琢”。1.叩擊,敲打。 唐 高適 《重陽》詩:“豈有白衣來剝啄,亦從烏帽自欹斜?!?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汪越》:“向山西行七八里,果見叢樹中,有茅屋數(shù)椽,門懸韋箔,繞以笆籬。方將剝啄,而老人已扶笻出?!?/p>
(2).謂用喙刮啄。 郭沫若 《山中雜記·菩提樹下》:“雞雛啾啾地在她腳下爭食,互相擠擁,互相踐踏,互相剝啄著?!?/p>
魏了翁名句,水調(diào)歌頭(送蔣成父公順)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