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鮑照《擬古詩》:
十五諷詩書。
篇翰靡不通。
弱冠參多士。
飛步游秦宮。
側覩君子論。
預見古人風。
兩說窮舌端。
五車摧筆鋒。
羞當白璧貺。
恥受聊城功。
晚節(jié)從世務。
乘障遠和戎。
解佩襲犀渠。
卷袠奉盧弓。
始愿力不及。
安知今所終。
注釋參考
篇翰
猶篇章,篇簡。一般指詩文。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二:“十五諷《詩》《書》,篇翰靡不通?!?唐 李德裕 《追和太師顏公同清遠道士游虎丘寺》:“逸人綴清藻,前哲留篇翰。” 明 高啟 《秋懷》詩之八:“弱齡弄篇翰,出門結羣賢?!?清 鄭燮 《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五書》:“ 宋 自 紹興 以來……百姓莫敢言喘, 放翁 惡得形諸篇翰以自取戾乎!” 譚獻 《<唐詩錄>序》:“丁巳之歲,游學京師……緣情感寓,不忘篇翰?!?/p>
不通
(1).阻塞;不通達?!蹲髠鳌こ晒辍罚骸皷|道之不通,則是 康公 絶我好也?!薄冻o·九辯》:“閔奇思之不通兮,將去君而高翔?!?/p>
(2).不相往來?!度龂尽の褐尽り愃纪踔矀鳌罚骸敖一殒挪煌?,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抖Y記·內則》:“外內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寢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稘h書·哀帝紀》:“皇天降非材之佑, 漢 國再獲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 沖 等不通大體,敢以陳聞?!?王愿堅 《普通勞動者》:“說著,他動了真氣,象不屑于和這個不通情理的人說話似的,一翻身躺下去?!?/p>
(5).謂學識淺陋。 漢 王充 《論衡·別通》:“夫通人猶富人,不通者猶貧人也。俱以七尺為形,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無一牒之誦?!?/p>
(6).謂文理悖謬不順。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是為一論物體,一就人情,殊不通矣?!?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鼎甲》:“邑宰見其文,以為不通,貼文於照墻,不取。”
鮑照名句,擬古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