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袁說友《題天衣寺》:
稽山道上多名跡,萬頃湖光襯山色。
云蒸霧集累千年,屈指風流幾人物。
平生佳處身曾經(jīng),賴此泉石供余齡。
愛山何惜買山費,明珠不博娉與婷。
我聞天衣最奇絕,萬頃清涼掃煩熱。
持經(jīng)夜半鳥鼠聽,忽睹金仙起還滅。
把茅從此成開山,法華妙果僧中賢。
當時十詔徵不起,神奇變化泥生蓮。
山神謹護泥封詔,獨有遺風傳內(nèi)教。
袈裟金縷照琉璃,時放祥光蔽云物。
我來官守無時閒,著腳未歷城南山。
區(qū)區(qū)俗眼空自翳,耿耿此意如循環(huán)。
我心豈是真如石,慚愧新詩與推激。
自憐未到此山中,想見入山深未得。
要令攻俗如攻城,茲游約與秋風迎。
吾曹豈辦癡兒事,為君一醉南湖清。
注釋參考
天衣
(1).佛教謂諸天人所著之衣?!镀兴_瓔珞本業(yè)經(jīng)》卷下:“一切菩薩行道劫數(shù)久近者,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廣亦然。以天衣重三銖,人中日月歲數(shù),三年一拂此石乃盡,名一小劫。” 南朝 陳 徐陵 《天臺山徐則法師碑》:“夫海水揚塵,幾千年而可見;天衣拂石,幾萬年而應(yīng)平。”
(2).泛指仙神所著之衣。 唐 司空圖 《云臺三官堂文》:“塵蒙而廟貌全隳,蘚駁而天衣半褫。” 許地山 《綴網(wǎng)勞蛛·商人婦》:“ 阿丹浩挖 被天魔 阿扎賊 來引誘,吃了 阿拉 所禁的果子,當時他們二人底天衣都化沒了?!?/p>
(3).帝王所著之衣?!赌淆R書·輿服志》:“袞衣 漢 世出 陳留 襄邑 所織。 宋 末用繡及織成, 建武 中, 明帝 以織成重,乃采畫為之,加飾金銀薄,世亦謂為天衣?!?唐 杜甫 《傷春》詩之三:“煙塵昏御道,耆舊把天衣?!?明 唐順之 《喜峰口觀三衛(wèi)貢馬》詩:“天衣沾蚪蟒,國馬出駒駼。”
(4).喻指天空中飄浮的云。 元 張可久 《人月圓·會稽懷古》曲:“荷花十里,清風鑑水,明月天衣?!?明 王守仁 《登泰山》詩:“長風吹海色,飄颻送天衣?!?/p>
奇絕
奇絕 (qíjié) 奇妙到極點 extremely wonderful 怪石嶙峋,山勢奇絕萬頃
(1).百萬畝。百畝為一頃?!豆茏印ま穸取罚骸鞍俪藶楦锶f頃為戶?!?/p>
(2).常用以形容面積廣闊。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淵然萬頃,直上千仞?!?宋 楊萬里 《過金沙洋望小?!吩姡骸绊汈M眼賈胡舩,萬頃一碧波黏天。”《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但愿父作公卿,子作狀元,給我掙下萬頃莊田?!?艾青 《在浪尖上》詩:“你在萬里晴空下,寧靜地注視著萬頃波濤。”
清涼
清涼 (qīngliáng) 涼而使人清爽的 cool and refreshing 清涼的夜風吹拂著煩熱
悶熱,使人煩躁。 唐 杜甫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 王統(tǒng)照 《號聲》:“多么煩熱的夏天,幸虧還是傍晚的時候?!?/p>
袁說友名句,題天衣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