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尋日以劇,謁告牒屢投
出自宋代強至《予初春被病中夏少間勉入省局偶成二十二韻》:
東風(fēng)吹春來,移疾聊少休。
寒熱戰(zhàn)予軀,漸如錯春秋。
侵尋日以劇,謁告牒屢投。
性命吾自安,所負空食羞。
交親每問訊,愛者或見憂。
伏枕數(shù)晦朔,忽忽月四周。
有叟肆囁嚅,咄哉我何尤。
騰口狀予疾,強大實頗浮。
背憎詋休咎,唯恐予疾瘳。
寧獨冀術(shù)勝,仍欲悅予仇。
叟乎汝何愚,天命非爾謀。
生死籍素定,理莫移恩讎。
身世如寄客,日月速置郵。
引照盍自儆,霜雪滿汝頭。
胡然不如止,脅肩諂貴游。
干進茍朝暮,利吻铦戈矛。
予今偶不死,官意滋悠悠。
卻來坐省局,心跡逾林丘。
北扉對新篁,陰薄干已修。
薰風(fēng)送瀟灑,不博千戶侯。
富貴功名間,有待終無求。
鸞鳳志寥廓,燕雀徒啾啾。
注釋參考
侵尋
亦作“ 侵潯 ”。漸進,漸次發(fā)展。《史記·孝武本紀》:“是歲,天子始巡郡縣,侵尋於 泰山 矣?!?裴骃 集解引 晉灼 曰:“遂往之意也?!?司馬貞 索隱:“ 小顏 云:‘浸淫漸染之義?!w尋淫聲相近,假借用耳?!?漢 司馬相如 《大人賦》:“嬐侵潯而高縱兮,紛鴻涌而上厲?!?宋 葉適 《胡尚書奏議序》:“自古賢人君子,進常艱,退常易,富貴有節(jié),無侵尋之求。” 明 歸有光 《乞致仕疏》:“見今病勢侵尋,不能前邁,伏乞圣恩,容臣休致。” 廖仲愷 《全民政治論譯本序》:“ 中華民國 成立八年,變亂侵尋,迄無寧歲,中間經(jīng)改易國體者兩次,違憲解散國會者兩次?!眳⒁姟?侵淫 ”。
告牒
(1).告發(fā)的文書。《新唐書·王鉷傳》:“﹝ 天寶 ﹞十一載四月, 縡 與 銲 謀引右龍武軍萬騎燒都門、誅執(zhí)政作難。先二日事覺,帝召 鉷 付告牒?!薄缎绿茣に紊赍a傳》:“ 大和 五年,遣軍候 豆盧著 誣告 申錫 與 漳王 謀反…… 僧孺 等見上出 著 告牒,皆駭愕不知所對?!?/p>
(2).即告身?!顿Y治通鑒·后漢高祖天福十二年》:“丙辰,帝至 洛陽 ,人居宮中; 汴州 百官奉表來迎,詔諭以受 契丹 補署者皆勿自疑,聚其告牒而焚之。”《續(xù)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三年》:“﹝ 傅堯俞 ﹞辭新除侍御史知雜事告牒不受?!眳⒁姟?告身 ”。
強至名句,予初春被病中夏少間勉入省局偶成二十二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