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處權(quán)《賦樊氏園雙花》:
天地有至和,薰蒸效茲祥。
異哉桃李蹊,葩萼俱作雙。
紛紛承朝露,一一含春陽。
飛來兩珍禽,文采粲成章。
鳴集芳樹間,其音美如簧。
近君白玉堂,奉君黃金觴。
君家伯仲賢,人物偉相望。
衣冠作嘉話,何止跨一鄉(xiāng)。
永言棣華好,歌樂殊未央。
我賦角弓詩,封植詎可忘。
注釋參考
天地
天地 (tiāndì)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鳌?張溥《五人墓碑記》 比喻人們活動的范圍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天地之精也?!秴问洗呵铩ど餍姓摗?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diào)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yǎng)人也。至和
(1).極和諧、安順。《大戴禮記·王言》:“所謂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漢 賈誼 《新書·服疑》:“制服之道,取至適至和以予民,至美至神進之帝?!?/p>
(2).指天地間祥和之氣。《宋書·樂志二》:“體至和,感陰陽,德無不柔,繁休祥。” 唐 劉禹錫 《唐故朝議郎贈司空奚公神道碑》:“天以大運生萬物,而以正氣鐘賢人。至和來宅,其德乃具,公實有焉?!?明 方孝孺 《郊祀頌》:“還坐法宮,端拱受朝。至和盈庭,如聞《九韶》?!?/p>
薰蒸
(1).煙熏氣蒸?!秴⑼酢肪砩希骸叭裟芫毤海瑒t真氣薰蒸遍于一身?!?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余偶見一醫(yī)僧解犀……以極薄紙裹置於懷中,近肉,以人氣蒸之,候氣薰蒸浹洽,乘熱投臼中急擣,應(yīng)手如粉。因知人氣之能粉犀也?!?明 何孟春 《馀冬序錄摘鈔》卷二:“鉛氣有毒……業(yè)久之家,長幼為毒薰蒸,多萎黃,旋致風攣癱軟之疾,不得其壽而斃?!?/p>
(2).熏陶。 宋 司馬光 《上謹習疏》:“上行下效謂之風,薰蒸漸漬謂之化?!?明 張居正 《與中丞孫淮海書》:“今惟積此真意,漸次薰蒸,假以一二年,庶可少變?!?清 戴名世 《<禹貢錐指>序》:“會今天子聰明神圣,四海之內(nèi)薰蒸浸漬,莫不彈冠振衿輻輳而出?!?/p>
(3).猶蒸騰。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九章:“?。≌贫娴娜嗽缫驯凰接拐粼谌熘?,同人們距離太遠,早已不能理解人們的情緒了。”
李處權(quán)名句,賦樊氏園雙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