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裝寶劍藏龍口,玉帶紅絨掛虎頭
出自元代張弘范《喜春來(lái)·金裝寶劍藏龍口》:
金裝寶劍藏龍口,玉帶紅絨掛虎頭。
綠楊影里驟驊騮。
得意秋,名滿鳳凰樓。
注釋參考
金裝
(1).黃金裝飾?!读簳ぶT夷傳·河南》:“ 天監(jiān) 十三年,遣使獻(xiàn)金裝馬腦鐘二口。” 唐 李廓 《送振武將軍》詩(shī):“金裝腰帶重,鐵縫耳衣寒?!薄端问贰ぽ浄玖罚骸皩椨糜瘛燥椧约t錦,金裝,裹以紅緜,加紅羅泥金夾帊,納於小盝。盝以金裝?!?/p>
(2).謂美裝、盛裝。 南朝 梁簡(jiǎn)文帝 《登山馬》詩(shī):“登山馬,間樹(shù)識(shí)金裝?!?唐 張易之 《出塞》詩(shī):“俠客重恩光,駿馬飾金裝?!?唐 李白 《洗腳亭》詩(shī):“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裝?!?/p>
寶劍
寶劍 (bǎojiàn) 原來(lái)指罕見(jiàn)而貴重的劍,后泛指普通劍 a double-edged sword龍口
(1).指龍形香爐的出煙口。 北周 庾信 《奉和趙王春日》:“香煙龍口出,蓮子帳心垂?!?倪璠 注:“香煙龍口出者,言香爐刻為龍形,薰香煙從口中出也?!?/p>
(2). 五龍口 之省稱。 山東省 萊陽(yáng)市 東南有 五龍山 , 五龍山 有水道五,于山下合流入海。 五龍口 即此五條水道匯聚入海處。 宋 余靖 《竊聞集賢侍郎政成公暇時(shí)出游覽因念青社境物之勝長(zhǎng)句四韻奉寄觀文殿大學(xué)士龐籍上》:“波通 龍口 春戲盛,云入山門曉望開(kāi)。”原注:“今州 廣固 ,通 五龍口 。”
(3).大壩未合龍時(shí)的流水口。 碧野 《彩石斑斕》:“眼看截流的公路加寬了,引河挖好了,門式起重機(jī)安裝起來(lái)了,石山爆破了,拋石船在江中拋石筑龍口了。”
玉帶
玉帶 (yùdài) 古時(shí)官員腰間所佩的玉飾帶子 jade belt紅絨
刺繡用的紅色絲縷。 南唐 李煜 《一斛珠》詞:“繡牀斜憑嬌無(wú)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币槐咀鳌?紅絨 ”?!对~苑叢談·體制·賀黃公詞筌》引 明 楊孟載 《春繡》詩(shī):“閒情正在停針處,笑嚼紅絨唾碧窗。”
虎頭
(1).謂頭形似虎,古時(shí)以為貴相?!稏|觀漢記·班超傳》:“相者曰:‘生燕頷虎頭,飛而食肉,此萬(wàn)里侯相也?!薄赌鲜贰り惣o(jì)下·宣帝》:“ 張子煦 見(jiàn)而奇之,曰:‘此人虎頭,當(dāng)大貴也?!?宋 陸游 《憶昔》詩(shī):“虎頭空有相,麟閣竟無(wú)緣。”
(2).一種屋飾?!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xùn)》“盤紆刻儼” 漢 高誘 注:“刻儼,浮首、虎頭之屬,皆屋飾也?!?/p>
(3).頭部畫有虎形的艦只。 宋 陳師道 《和魏衍三日》之二:“虎頭魚尾不知數(shù),朱旗一點(diǎn)來(lái)奔云。” 任淵 注引 虞世基 《水土記》:“ 梁孝元 作神獸艦,頭畫虎豹,以助軍威。”
(4). 晉 代畫家 顧愷之 字。 唐 杜甫 《題玄武禪師屋壁》詩(shī):“何年 顧虎頭 ,滿壁畫 瀛州 ?!?/p>
張弘范名句,喜春來(lái)·金裝寶劍藏龍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