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別后無他囑,雖是蒲鞭也莫施。
出自唐朝呂溫《道州將赴衡州酬別江華毛令》
布帛精粗任土宜,疲人識(shí)信每先期。
明朝別后無他囑,雖是蒲鞭也莫施。
注釋參考
明朝
明朝 (míngzhāo) 〈方〉∶明天 tomorrow無他
亦作“ 無它 ”。亦作“ 無佗 ”。1.沒有別的。《孟子·告子上》:“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則不知求。學(xué)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薄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按藷o也,與民同樂也?!?金 元好問 《內(nèi)相文獻(xiàn)楊公神道碑銘》:“圣人之道無它,至誠而已?!?/p>
(2).猶無恙;無害?!逗鬂h書·隗囂傳》:“若束手自詣,父子相見,保無佗也?!薄逗鬂h書·馬援傳》:“ 援 閒至 河內(nèi) ,過存 伯春 ,見其奴 吉 從西方還,説 伯春 小弟 仲舒 望見 吉 ,欲問 伯春 無它否,竟不能言,曉夕號泣,婉轉(zhuǎn)塵中。” 宋 王讜 《唐語林·德行》:“儻窀穸不為盜所發(fā),珠必?zé)o他?!?/p>
(3).無二心,專一。《國語·晉語三》:“其君子思其君,且知其罪,曰:‘必事 秦 ,有死無他?!?三國 魏 嵇康 《秋胡行》之一:“惟有貧賤,可以無他。” 宋 蘇軾 《徐州謝表》:“察孤危之易毀,諒拙直之無他。”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jié)構(gòu)》:“非憫其才,非憫其德,憫其方寸之無他也?!?/p>
雖是
雖然。《水滸傳》第三二回:“雖是你們的好情分,只是我心去意難留?!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三回:“家伯雖是回過幾次家鄉(xiāng),卻沒有帶家眷?!?/p>
蒲鞭
以蒲草為鞭。常用以表示刑罰寬仁?!逗鬂h書·劉寬傳》:“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 唐 李白 《贈(zèng)清漳明府侄聿》詩:“蒲鞭掛簷枝,示恥無撲抶?!?宋 蘇軾 《次韻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闕》:“顧我迂愚分竹使,與君談笑用蒲鞭?!?/p>
呂溫名句,道州將赴衡州酬別江華毛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